我写作,是为了在她们中间排上我自己

标签:
阿毛最美文苹果的法则安琪书评崇文书局文化 |
分类: 安琪文论 |
我写作,是为了在她们中间排上我自己
——读阿毛散文集《苹果的法则》
文/安琪
我想从本书的副标题“在文字和影像中与他们相遇”入手,他们:简▪奥斯汀、乔治▪桑、杜拉斯、弗里达、毕肖普、茨维塔耶娃、狄金森、伍尔夫、普拉斯、纳博科夫、里尔克、达芬奇、莫扎特、梵高、卡夫卡、曼德尔斯塔姆……这些活在各种传记和电影中的人物是真实的,也是虚幻的,真实在于他们的血肉之躯曾经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存留于世界的不同角落,虚幻在于,他们艺术秉性的一生几乎和他们所处的时代格格不入因此他们的一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以至于每一个体的消失事实都是一个种类的消亡,这消亡的个体于是变得虚幻!
现在,阿毛用她的“法则”让这些消失的个体聚集于这样一本归属于“最美文”名目的文集中其深刻的爱与向往毫不掩饰散发出来,无论“最”之极端,“美”之赞叹,最终都要托生于“文”之母体,《苹果的法则》就是阿毛之文安顿着如上诸位艺术家心灵的温暖母体,阿毛用自己“恨不得代替诸位艺术家去生去死的切肤之痛之疼之怜之敬”的丰富感情一一笔录下她的阅读与观赏体悟,成就这样一部让读者随同阿毛小心出入艺术家身世与心灵的高品质读本。
阿毛用这样一句话表露了自己选择这些不可复制的艺术中人作为自己书写对象的理由:不害羞地说,我写作,是为了在她们中间排上我自己(引自《热爱书中的女人》)。我喜欢这句话中的“不害羞”,它让我读出了一个同样有艺术抱负和艺术才情的女人对自己生命质量的要求,这要求如此真实而迫切也如此令人心动而欣喜。阿毛是一个对时间有敏锐感觉的人,她专门为时间而作的有《时间玫瑰》和《在时间中被比喻的人》等,在这些文章中,阿毛探讨了“速朽”与“不朽”的命题,她深知老不死的时间对万物的蔑视却依旧寄希望于成为“时间的名字”(帕斯)来拒绝被时间这条河流淹没,其坚韧的意志源自于她绝望的付之于文字的努力,源自于她勇敢说出的“不害羞”!
作为一个女人,阿毛同样避不开爱情话题的侵入,更何况她所关切的这些女艺术家们有的被男性扼杀了天才如卡米尔(罗丹的情人),有的敌不住丈夫背叛的现实而自己奔赴死亡如普拉斯(休斯的爱人),幸好还有茨维塔耶娃这样同时让若干优秀男人爱慕的女人为女人赢回了一些自尊,当我读到阿毛如下文字我不禁深表理解地笑了——
“她之爱,就如同她是一片海洋无私地接受着奔向她的江河”。
对杜拉斯这样一个彻底的女性主义者阿毛完全无能为力,因为,每一个女人在遇到她的第一本书起,就开始生活在“她光环下的阴影里”——我曾在某篇文章中如此表述,杜拉斯是所有优秀女人的梦想和可能,其意和阿毛大致相同——以至于阿毛不无抱怨地继续写道:杜拉斯过早地、霸道地,把女人的生活、爱情与写作注了册……女人稍不留神就有可能侵权。
类似这样的警言妙语在《苹果的法则》一书中尤如春风过处藏都藏不住的万花蓬勃,轻易就让你撞上。诗人阿毛灵异漂亮的笔触和新颖前卫的观点也因此,藏都藏不住!
拥有一间自己屋子的阿毛并不自满自得于自己的屋子,通读全书,我们确乎能捕捉到这间屋子那个埋首书案敲打文字的女人内心的烈焰蠢动着,似有烧毁身外屋子的激烈,一个信奉苹果的法则亦即越被禁止越诱人的法则的女人,她文字中散发出的魅惑气息足以让读者为之迷醉。
《苹果的法则》,阿毛 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2011年2月出版,定价: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