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歌与人:只为了途中与你相见》目录(黄礼孩/主编)

(2011-03-23 14:04:07)
标签:

诗歌与人

黄礼孩

与你相见

沈泽宜

湖州师院

安琪

文化

分类: 安琪收藏

《诗歌与人:只为了途中与你相见》

目录

 

北 岛       艾基在柏罗依特

北 岛       远行

翟永明       在一切玫瑰之上

蓝 蓝       抓牢幻觉之真实的诗人

崔卫平       诗人郭路生

马 莉       诗人之间的缘分

陈 超       于坚:追求“明白”的诗人

何袜皮       告别总比初识长

严 力       结识上海群体诗人于一时

沈 苇       与欧玛尔·哈亚姆相遇

伊 沙       1985-1989:散落在铁狮子坟的回忆

陈陟云       黄礼孩:诗坛的敞扉微笑者

安 琪       孤独一生关怀却如此宽广

人 邻       我认识的第一位诗人——孙艺秋先生

黄金明       向卫国:在时代喧嚣中收集灵魂的发声

拾 柴       穿越樱花的时节

丁 燕       相遇:从西北到东南

李成恩       达达马蹄声中的仁侠郑愁予

路 也       那年秋色斑斓

林馥娜       诗人的相会、欢乐的生活

胡 澄       途中的那些人

林 莉       寂静的火焰

梦亦非       我记不住那些相遇的瞬间

舒 羽       我和诗人芒克的第一次相遇

盛 慧       一座阳光普照的果园

张 况       心灵相通的诗人

灯 灯       郑州散记

冰 儿       颜非,不许你面目全非

津 渡       我与雨来

吕布布       相遇

安 歌       如果再坏一点

安 歌       好人孙磊

浪 子       在雨夜中被闪电追逐的心

途中遇见你

黄礼孩

  

人生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相遇。你与他人的相遇,你与万物的相遇,你与世界的相遇,还有你与自己的相遇。没有人知道自己会遇见什么,但对自己的内心或他人的内心将要发生的事情充满超验预感的人,他/她将拥有不可思议的人生。

每一个人都在寻找却尚没有了解的人与事,命运从来就是这样不为人所知,相继发生的事件在其间涌动,成就一件件碰巧的杰作。你并不知道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会遇上谁,与他/她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机缘巧合。无论如何,那种不期而遇的莫名驱使着你去遭遇一切。遭遇皆为人的愿望,就是去经历人生,过上不一样的生活。每一个人身上都存在着无限,相遇就是从一个无限向另一个无限奔去,如果相遇的心灵能碰撞出生命的火花,如果相遇所呈现出来的理想状态与双方内心期待的想法一致,这就是一切,这就算是一切了。

诗人是自由的人,他/她有权选择愿意去生活的多种可能性。因为玄思与冥想,诗人从内心散发出去的信息就那么神秘地落在同样把自己变成天线的人的身上,他们就这样去获取各自渴求的内心。相遇的人彼此深信,是瞬间迸发的热情让他们相遇,这样的瞬间为我们开启了无数种人生的视角。纳兰性德的“人生若如初相见”,是一种微妙的体会。初见的这份曼妙,有着一生难以忘怀的眼神。多年后,当你徜徉人生的不同阶段,回眸最多的,也许就是初次相见的面影,那一刹那,它是最初的,也是最后的。

今人似乎已没有古人的性情了,但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对美的遭遇依旧是人类永不更改的本色,对美的挽留同样让人想尽办法去摆脱一切的束缚。世上有那么多缘分等着我们去经历,虽我们彼此陌生,但因着文字的召唤,因着相同的气味,在一个地方意想不到地相遇,相见欢应是命运最惊艳的眷顾了。

没有人知道,两个人的相遇会改变什么,但一切皆有可能。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途中,当世界是爱,在途中的人只为遇见芬芳的你。

《诗歌与人:只为了途中与你相见》

——————————————————————————————————————————————

《孤独一生关怀却如此宽广》
  ——给沈泽宜先生
 
  文/安琪
 
    我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命运的安排,1999年12月,我参加了由孙静轩先生策划主持的“中国当代作家诗人跨世纪成商(成都人民商场)笔会”。2001年10月,我又参加了由沈泽宜先生策划主持的“21世纪中国首届现代诗研讨会”。触发我把这两个诗会联系在一起的因素很多,这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由诗界两为德高望重的前辈组织的,它们都邀请了近百号人参加。它们的规格质量几乎代表了中国诗界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准。我至今还记得孙静轩先生在开幕式上的简短发言,他说,我愿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中国文学制造一点气氛,二十世纪是属于我们这代人的,二十世纪的结束是我们这代人坎坷、痛苦、灾难的结束,结束之后的二十一世纪将是新的开始!
    就是这新的开始在浙江湖州经由另一位诗歌老人之手拉开序幕,当沈泽宜先生端庄严肃儒雅挺拔地站在讲台上,全体出席者都瞬间感受到了诗歌的力量,什么是诗歌精神,什么是内心痛苦得紧缩而灵魂却在光的引领下向上飞翔,看看沈先生就知道了。这位北大才子,这位被谢冕先生誉为学长的钦点右派,这位流放西部十七年的诗界泰斗,此刻那么真实地肃立在讲台上,举手投足间有着或慷慨激昂或委婉悲痛诗歌风范的长者,已成为湖州的传奇。当他发言或总结时,全场静默,仿佛空气都已停止流转,甚至也竖起了耳朵,只有诗的气息在涌动,在整理着每一双眼睛。多么美好!沈老说,只要人类的心灵还在跳动,诗歌就不会消亡。沈老说,现在时代需要朋友们和中共济,创造伟大的汉诗。沈老还说,盛唐是无数诗人集成的,不是单纯的李白杜甫即可达至。沈老对二十一世纪充满期待,因为我们可以一手紧握民族之根,一手大胆地向西方学习,惟此才能复兴伟大的汉诗!
    沈老是激动而优雅的,他会在谈着谈着的瞬间双手左右伸开形成幅度然后轻轻地上抬,此时他脸上缓缓绽开微笑,目光有些遥远并暗含憧憬。所有的人都于此体验到了沈老身上的诗歌之神,仿佛就在我们的凝视中发亮。那么纯粹的照耀,那么智慧的言辞和饱满的情绪思维,我看着沈老,耳边响起的是所遇到的每一个浙江诗人对他的人格力量的肯定和钦佩。我想起临去湖州前潘维在电话中向我描述沈老时的那份崇敬,及至到湖州后毛翰、楼奕林、林莺、刘翔、梁晓明、白马、沈娟蕾、泉子、苏梦人、石飞沙等等诗人们不由自主流露出的对沈老的爱戴。一直到回福建我陪同毛翰先生拜会孙绍振先生时孙先生对沈老的推举,一个诗人的人性之光就这样感染并映照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沈老是孤独的,在浙江,沈老的孤独构成他传奇的一部分。相对于沈老,湖州太小,孤独的沈老就像他所热爱的狄金森一样“关怀如此宽广”!在灯光闪烁的哥伦波歌舞之夜,沈老一曲又一曲地高歌,一曲又一曲地舞着。而当灯光尽灭之处是又一个崭新黎明,所有的人都将踏上返回的征程,回到各自或冰冷或温暖的家。我回望沈老,仿佛他已被诗融化,仿佛诗就是他的爱人,仿佛他本身就是诗!
 
                                                                                 
                                                         2001。11。5。漳州。

 

(1933——),笔名梦洲。浙江湖州人。1953年秋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英文专业,翌年转入北大中文系学习,1958年毕业。同年秋至陕北做乡村教师。“文革”中被捕入狱,1969年还乡,做泥水小工、搬运工、筑路工等10年。1978年复出任教,现为湖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浙江文学院特约研究员。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的真实世界》、《梦洲诗论》、《〈诗经〉新解》等,创作诗歌千首。诗作《尤利娅·库罗奇金娜》、《倾诉:献给我两重世界的家园》获诗刊社2003绿色汉江诗歌大奖赛组委会特别金奖,专著《诗的真实世界》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五届优秀成果奖。

  主要作品

  著有《诗的真实世界》、《梦洲诗论》、《〈诗经〉新解》等,创作诗歌千首。

 

(安注:和沈老的合照在漳州老家,只好从网络找出沈老年轻时的照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