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诗刊》新鲜出炉,创刊号封面及目录

标签:
触诗刊朱子庆马莉画展安琪文化 |
分类: 安琪收藏 |
【入选《触诗刊》的诗】
《往事》/安琪
再有一些青春,它就将从往事中弹跳而起
它安静,沉默,已经一天了
它被堵在通向回家的路上已经一天了
阅读也改变不了早上的空气哭泣着就到晚上
流通不畅,流通不畅
再有一些未来的焦虑就能置它于死地
我之所以用它是想表明
我如此中性,已完全回到物的身份。
【《触诗刊》后记】
《触诗刊》编后记
朱子庆
老戏里有《借东风》这一出,本刊的创办就借了一把,借了马莉北京画展的东风。当然,还有一位朋友的,这就是郑军。然而,老话又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准此而言,则本刊又倒果为因了,当马莉画展万事俱备,连诗歌朗诵会也推上议程,本刊也就呼之欲出了——诗歌界的朗诵会,照例总要准备一个文本的,本刊不过是变偶一为常规而已。
这就是《触诗刊》的缘起,如意算盘是可持续地出,出双月刊,请列位支持!
东风吹,战鼓擂。东风是好风,好风里的诸元素,自然是能借就多借点儿,如栗宪庭先生的题签,陈丹青、于坚、林贤治的大作,当然也少不了马莉元素——她的诗、画,乃至关于她画展的广告。这也会作为通例,将来但有诗画兼擅的朋友办展,就这么办,给他来个特辑,寄托我们的祝福,使整个诗画界团结起来。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又是在送东风了,我想哪个朋友会拒绝我们的美意呢。
不过,终归是“此开卷第一回也”,且时值岁末,策展事繁,一念之动不免仓促,所以本期略形简陋就不足为奇了,我们会越编越好的。
但它的诗歌新旧之作杂陈,却绝非复粘时代的偷懒,这是初衷使然也。朗诵会一如听歌会,老歌令人亲切,名篇易起共鸣。我也还想到过一点,与其新作了了,泛泛不精,不如掺点存货——大浪淘沙存下来的好东西。《唐诗三百首》不但百读不厌,还可垂范呢。
而把食指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置于作品开篇,又不仅是上述考虑而已。连马莉也不解我何以特别喜欢这首诗。事实是,当年读大二的时候,暑假里马莉来京,子庆陪游,在北京站送别马莉小姐的时候,那列车启动的瞬间,他真切感受到了心的扯痛。而今双双还京,已是三年过去,感慨系之矣。好诗大率如此,作者系有感而发,也让读者也有感代入,不因时代而生隔膜。
所以,我在此向诗歌大佬食指致以由衷的敬意和感谢!
最后,我感谢老朋友于坚,把他的文章借来卷首,一是出以本人的完全认同,二是要奉为本刊的宗旨。
2010年12月18日,星期六,星河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