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之音•古筝诗歌朗诵会”在京举办(图文版)

标签:
北京之音古筝诗歌朗诵会北京文化 |
分类: 安琪随笔 |
参加朗诵会的部分成员。左起:周占林、古筝、雁西、赵智、安琪、王雪莹、方文、杨北城、卧夫、潇潇
“北京之音•古筝诗歌朗诵会”在京举办
2010年8月1日,古城北京以极其适合皮肤感受力的凉爽夏风迎来了南京女诗人古筝,夏风固然善解人意,比夏风比善解人意更善解人意的是诗人们辅之于激情想象的行动力——在友情款待古筝物质的身体的同时,盛情附加以对古筝诗歌进行情趣各异的发声方式的传递。
这就是由《现代青年》杂志社和北京中视经典工作室联合主办的“北京之音•古筝诗歌朗诵会”!来自京城诗界各个领域的诗人们参与了此次温情而浪漫的诗意之旅,他们是:方文、赵智、潇潇、王雪莹、薛树林、卧夫、杨北城、雁西和安琪。
《现代青年》主编、诗人雁西主持了朗诵会,他首先感谢来自六朝古都南京的女诗人古筝带给大家聚会的美好理由,雁西并且代表了出差在外未能赴会的诗人祁人、北塔向古筝表达了诗人的敬意。雁西说,古筝是近几年经由网络这个媒介涌现出的优秀女诗人,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独特的江南韵味,在诗歌理论上也正开辟着崭新的领域,她主办的《陌生》诗刊连续推出的“归来者专刊”、“60后专刊”、“女诗人专刊”、“男诗人专刊”……无不令人感叹洋溢在一个女诗人身上的创作力和爆发力一旦激发出来,是多么惊人。
雁西率先朗诵了古筝的作品《快乐》,快乐是诗歌的元素之一,也必然是古筝此次北京行的收获之一。
有着小姑娘身段的古筝用着清脆悦耳的小姑娘的声音表达了她的感谢之情,言语间竟无语凝噎。古筝用一首《瞬间》表达了她此刻的情绪:生命是由每一个瞬间构成的,每一个瞬间都不可替代,也都值得珍惜,譬如今晚。
主办方之一的安琪首先转达了远在新疆拍摄电视连续剧《兵团往事》的导演、诗人老巢对“北京之音•古筝诗歌朗诵会”的祝福:他坚信这个创办于2007年12月9日的朗诵会将长长久久地延续下去,为每一个到北京的诗人朋友留下幸福的回忆。安琪在发言中提请大家注意古筝神秘的人格魅力,她说,作为一个才貌双全的女诗人,古筝获得了男女诗人的共同喜欢,这是女诗人所能获得的最高待遇。安琪以鲜活的实例论证了古筝通灵的一面,凡她写到的诗人均大为惊异素未谋面的她竟能把他们的性格甚至情感挖掘得八九不离十。
女诗人王雪莹现身说法证实了古筝获得女诗人热爱的特质,她说,她自从去年和古筝结伴到福建开会并旅游一趟后就深深地爱上了古筝,她说,古筝的整个生活环境和自身的教养非常高贵,但在为人处世上却又非常随和、通情达理,古筝几乎是她眼中的完美女性。(插播一句,这个晚上,作为客人的古筝经常起身给大家续酒续饮料,让我们这些东道主连呼惭愧。)
王雪莹身上有着浓浓的中国现代女性别致的风范:优雅、从容,她朗诵了古筝的代表作《风开始变软》,全诗两节,第一节“风”是主人公,第二节的抒情主体则是“你”,“你”从阴冷的地方走出,遇到了开始变软的风,知道春天要来了。用“变软的风”来指代春天应是古筝细微感觉的发现和指认。
《中国作家》编辑部主任方文对《风开始变软》也进行了现场点评,他特别指出了诗中“这个下午”因为“这个”的限制而使“下午”显得意象紧密,具有了一种特指的成分。雁西说,方文是个很低调的人,极少出席诗歌活动。(插播一句,这是北京7年我第一次见到方文,信然。)方文调皮地用标准的新闻联播口音朗读了古筝的《小小的心》,引来一片掌声,都说,想不到方文还有这一口。
憨厚的杨北城诗人之外的身份是著名企业家,除此还是京城诗界的著名车夫,他的典型故事是,只要他在场,必负责在宴席之后把席间无车可归的诗人一一送回家去,都知道北京城很大,大到有一回杨北城送完大家回到自己的家后天已大亮。所以这个晚上杨北城朗诵的是古筝的《失眠的葵花》,送完大家,他又要失眠了。
和杨北城一样忙碌仗义的是人民的好摄影家卧夫同志,此君近阶段已成京城诗人和诗歌活动的最爱。凡有卧夫在场,你的影像就有了留存的百分百必定。更何况除了影像,卧夫的妙笔还能生出一朵又一朵百花的花。古筝的形象似乎天生就是为了成全摄影家的美名,卧夫同志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晚上,卧夫的嘴沉默着,他的摄影机则不断地开口:嚓嚓嚓。
帅哥赵智匆匆赶来时便被要求自罚三杯,他说,我用点评古筝的诗代替,如何?众人皆曰可以可以,赵智于是徐徐道出:古筝的诗歌题目很讲究,很出彩!众人不免对着手中的古筝诗集《湿画布》一一印证,纷纷佩服赵智的慧眼,不愧是《人民文学》练出来的!
永远那么令人惊艳的潇潇姑娘用着可以拐弯的川腔朗读了古筝的《寻找英雄》,因为“我也曾写过与这首同题的诗”,潇潇如是说。也许每个女人一生的梦想就是寻找到一个英雄,所谓英雄救美。
当周占林说他是河南人要用河南方言朗读古筝的《在某处》时,我冷不防发现这个见了若干次面的中国诗歌学会网站主编竟然长着《手机》中范明的脸,有一种浓眉大眼的帅气。这个晚上亲人聚会般的气氛使平素不苟言笑的周占林妙语连连,也有如范明在《手机》中的表现。情深意长的诗歌朗诵会制造出的情深意长的现场效果拉近了诗人与诗人之间的距离,以至于大家都不约而同称呼前来接王雪莹回家的薛树林同志为“姐夫”,并决定适当的时候要隆重颁发薛树林同志“中国诗歌姐夫”的荣誉牌匾。
而次第响起的手机短信跳出的一行行炙热的祝福话语加深了这个夜晚的湿/诗度,古筝的心在如下一连串甜言蜜语中一次次湿润又湿润,它们是——
默默:江南古筝终于拨响北国朗朗之音,祝贺古筝诗歌朗诵会圆满成功!
李少君:古筝发清音,祝古筝的诗歌在北京古城的上空回响!
王久辛:古筝好!欣闻“北京之音•古筝诗歌朗诵会”今日举办,我表示热烈的祝贺!你的诗歌,温婉柔媚,行云流水,真挚技巧,灵慧轻盈,自成秀色,乃金陵一艳耳。而你办的《陌生》诗刊,器容八方,自成高格,为新诗尽了心力!我代表中国诗人俱乐部全体同仁及尊敬的主席吉狄马加、高峰,向你表示热烈的祝贺!祝你诗美,人更美!
张德明:祝贺古筝!
黄梵:祝贺老友古筝的作品朗诵会顺利举办!
古马:古筝新音,愿出自心灵抵达心灵!
阿毛:祝“北京之音•古筝诗歌朗诵会”圆满成功!
顾北:闽人顾北祝古筝诗歌朗诵会成功!
陈衍强:江南一张琴,盛夏弹古筝。
三色堇:蓝色之吟,音韵之美。热烈祝贺古筝诗歌朗诵会圆满成功!
老皮:古筝奏新曲!热烈祝贺“北京之音•古筝诗歌朗诵会”顺利举办!并向与会诗人问好!
洪烛:在外地出差,祝贺古筝来北京与众诗友相聚。
金铃子:我的生活可以没有诗歌,但是不能没有古筝,我喜欢美人,更喜欢美人发出的琴声,祝福中!
何三坡:古筝从南京一路弹到北京,她音色明丽、清凉,改变了北京的炎热天气。
……
空镜头:现场。
古筝、雁西、赵智、安琪、王雪莹、方文、杨北城 卧夫 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