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晓音之约简读朱积诗作《一朵花正在回头》

(2010-07-14 10:49:58)
标签:

广东

茂名

晓音

朱积

夕阳

安琪

分类: 安琪文论

           生命的沉没自有它悲壮的力量

                  ——简读朱积诗作《一朵花正在回头》

                              文∕安琪

 

“花”作为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几乎被每个诗人装置过无论该诗人是否以写花著称当他(她)盘点自己的诗歌文本时,总会看到花姿摇曳花影闪现,现在我们读到诗人朱积一脚踩进诗歌花阵并从中摘取出的“这一朵”我们不禁要问,这究竟会是一朵什么样的花?

诗人说,不急,第一句便会告诉你,这是一朵正在回头的花。花在“回头”这个动作的示意下就此“活”了,这是一朵有着自己特定行为旨意的花它似乎有表达自己的愿望?是的,诗人继续揭示出的时间背景让我们感受到此时此刻此花的冷和凉:黄昏的边缘,春的尽头。不必说春的尽头是花即将凋零的季节,单一个黄昏就有无限感伤,万物从黄昏开始走向睡境,花也是如此。接下来诗人用“夕阳”来比喻“花”,它们曾经的鲜艳是一样的,它们即将走向的衰落也是一样的。

生命的沉没自有它悲壮的力量,当诗人用“宏阔”来形容落日,他借助“宏阔”所表达的对落日之浓郁色彩的庄严致敬也跃然纸上,而一朵回头的花它内心的留恋之美也同样获得诗人的尊敬,以致他说:

 

没有谁敢

对视

 

仿佛为了强调如上两句的情感效果,诗人不依不饶继续用如下三句进行解说:

 

哪怕用尽一头白发
用尽一地沧桑
满海悲悯

 

诗人用了三个凶猛的词句掏心剖肺般地证明“落日”和“回头的花”之不可对视:一头白发、一地沧桑、满海悲悯。其中“满海”是一个颇具想象力的独特语码,“海”经过“满”的修饰具象化了,似乎可以灌入一个容器里衡量出它的“满”,这“悲悯”真是足够“满”的。

本诗的最后一段诗人从第一句的“一朵花”之泛指到“最后一朵”之实指,使得悲剧意识更推进一步,就是这朵最后的花当它回头,耗尽的是它全部的美丽。“全部”,又一个全称概念,毫不含糊,没有余地。世界上的最后一朵花就这样在回头中把全部的美丽耗尽,这,当然是诗人内心某种极端情感的体现,它也只能属于诗人自己,而读者与之共鸣程度的大小则视读者生命体验与之对接程度的大小而定。

诗歌说到底是一个人生命体验在文字上行走的痕迹,或轻或浅,或急或缓,都是作者与这个世界相融或相撞的局部效应,世界广袤诗人只取一瓢于是我们读到了朱积这样一首关于“花”的诗,这是一朵会回头的花,而花是生生不息一季又一季的,庞德说,一生呈现一个意象,胜于写出无数诗篇。不知朱积是否有心有意把尘世中的无数朵花一朵一朵搬到纸面上?

 

                                             2010-7-14,北京。

 ————————————————————————

【相关链接】

 

一朵花正在回头

 

                  朱积


一朵花正在回头
在黄昏的边缘  春的尽头
一朵夕阳  从最西最西的枝头
正向着谁回头

一场宏阔的落日
一朵花正在回头
没有谁敢
对视

哪怕用尽一头白发
用尽一地沧桑
满海悲悯

最后一朵花
她回望的目光
耗尽了
花朵  全部的美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