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ture the Moment 顷刻之间/拍手


标签:
顷刻之间拍手安琪赵丽华闪现文化 |
分类: 人论安琪 |
顷刻之间。
弦乐如厚实的帷幕缓缓拉开。David London的手指,开始在黑白键上舞蹈。
锐利的刀片慢慢划破皮肤。疼痛以汉字的形状凸显,呈现出金属的光泽。
顷刻之间。想起十几年前读过的一首诗,安琪的《闪现》。“如何用一滴血照亮天空”,这样明亮的诗句,曾蓦地点亮黑夜的眼睛。它象一个寓言,驻守一地,冷静地看着十余年的光阴,倏忽而过。看着一个人自长短句中出走,告别缪斯的葡萄园,一去多年。
星光瑟瑟。笔歇十年,该是怎样的荒芜。逝去的时光乘着小船背道而驰,迎着暗示的方向前行,跌倒,跃起,跌倒,再跃起。在音乐中行走,用笑声串起遗忘,在疲惫中不思回头。
仰望无语。垂手光阴已老?
端坐2007年的春天。思念白发的葡萄园。
川上有一子。适时,有曰而来。
三思:对于网上痛批赵丽华你怎么看?
拍手:没读过,不跟风。
三思:网上批评的声音一边倒,赞扬的很难站住脚,我属于后者,却无力维护她。
拍手:诗歌是不需要维护的。
三思:但诗人需要。
拍手:真正的诗人也不需要。
三思:诗人是很孤立的。
拍手:是的。
三思:每个诗人都无法忍受自己的诗被当成狗屎。
三思:总得有共鸣啊,不然只是自己写自己看有什么意思啊。
拍手:时光流逝,会检验一切。
梨花一枝春带雨,半袖新诗正可怜。诗歌何曾如此醒目。人声鼎沸处,陌生的表情彼此重叠,戏剧一场一场上演。绕开障目的浮华,我开始接近网络的喧声。读赵丽华,读她的诗。与安琪意外重逢,看到她写的《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赵丽华》。一直认为,诗歌,特别是现代诗,安静、孤独且超脱世俗。诗人亦是,独立行走,心灵高傲而饱满。所以,如果一个诗人站出来,为另一个诗人进行辩护,一定是出于极大的无奈。那一定是因为前者认为,后者走了长久的孤绝路,拥有了强大的抵御力,却仍不敌外界的蜚短流长。这是多么大的悲哀。
无力言语。忽然想起去年种在院中的两棵梨树。寸土寸金,高楼林立,它们没有足够的土壤,缺少足够的阳光。今年我去看它们的时候,似乎和去年没有太大分别。但它们依然翠绿萌发,飒爽而立。我是怀着爱和梦想种下它们的。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梨,先花后叶,花容胜雪,五年挂果,百年不凋。何以如今竟成贬义之词,而且是以诗歌的名义?我依然梦着。以诗歌的名义,且让我归于沉默吧。
安琪说,美是沉睡了一万年后的闪现。
顷刻之间。推开葡萄园的门。踏过熟悉的石子路,蓝袖拂响等待多年的琴。该从哪一枚树叶开始,收割久远的幸福?音乐与诗歌,这双生的天使,载我轻步如飞。
顷刻之间。一棵大树上结满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