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柳傅点评《今夜布置一盏月光给你》
(2009-11-10 11:32:29)
标签:
陈柳傅潮诗刊安琪月光论语孔子中秋井秋峰文化 |
分类: 人论安琪 |
【陈柳傅按】我不喜欢蜻蜓点水的科学道理。我的想像是,蜻蜓在水面(镜子)上看自己——“蜻蜓点潮”就是取这个意思:我在诗中看见自己,看潮友诗的丰盈而知自己的简陋。通过品读让自己“天天向上”。我读诗,我在享受。我感激诗歌。我遇到的诗是不是好诗呢?大家也可评说。
【蜻蜓点潮】5:《今夜布置一盏月光给你》/ 安琪
安琪的诗已经形成自己的语调,《今夜布置一盏月光给你》就很典范。诗一这样开始就典范:先是今语,很快半文不白,并夹带古语与今古合用至收尾。
我想起新诗“草创”时期,写惯旧诗的人写的新诗;想起一些爱“引经据典”的人写的诗。 当然,也想起有一种诗,是那样强烈的书面语倾向。但我要说的,安琪的诗不属于这三种,而是归于她业已形成的、特有的“自己的语调”。
《今夜布置一盏月光给你》,读起来不隔,而且流畅,悦耳。原因是安琪并不在“引经据典”;也不在于这些半文不白,古语,已为一般中国人所耳熟能详。而是她,从她的自由、放松生活态度出发,自然而然获得这样的“语调”。
正像生活中“敢”用这种“混合型”语言的人,就得是不拘泥的人,有风趣的人。安琪已经在诗中,不拘泥且有风趣了。
语言就是人。六七年前流行的《格调》中有一句:一开口便知“格调”。 《今夜布置一盏月光给你》可见安琪的格调。应该说安琪笔下今古语汇,不是字典上的意义,是审美隐喻——更多的产生一种感情上的效果。
还要提及的是安琪的“自己的语调”,又与她诗之爱用的“第二人称”有关(她著名的《西藏》也是“第二人称”。)《今夜布置一盏月光给你》中“你”,也应是(或她想像中)一个不拘泥的人,有风趣的人。不然,诗可要对牛了。
安琪的诗多显雍容,也多锋芒毕露,一行紧接一行,紧追不舍,心有成竹。《今夜布置一盏月光给你》比较平和,但语速还是快,今古夹用,如袖藏取用,因之诗句流畅,意思大气。
《今夜布置一盏月光给你》出彩句“今夜且高举一盏月光照你辗转”,像从缝隙中出来的月光,光芒四射。这时吟唱的语调更加平和下来:“今夜且高举一盏月光照你辗转,反侧过身/说,月光如论语,可以修身……”
其中“月光如论语”,安琪独得。将月光与论语连在一起,不仅将意境深邃了,而且将人性呼唤出来。“月光如论语”甚至也是安琪“自己的语调”所独得。
《今夜布置一盏月光给你》/安琪
对于你提出的问题,我想了很久,我想今夜
长安一片白,燕都一片白,闽越古国
也将一片白,古人云
多情总被无情恼
现如今,一切皆有可能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和黄山。黄山乃徽山
人乃徽人——
微斯人,国将不国,庆亦不庆。
你我修身于论语
今晨你邀我共赏孔子
今夜我就将布置一盏月光给你
还君明珠双泪流,双目亦笑
悲欣有天然的线条
全然不由人自主
今夜且高举一盏月光照你辗转,反侧过身
说,月光如论语,可以修身
如孔子,可以学
而时习之。
年10月3日,中秋。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