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在《非非评论》2009年选的诗及马知遥的批评文章

标签:
非非评论2009年选袁勇主编周伦佑马知遥安琪董辑文化 |
分类: 安琪收藏 |
[按:刊登在《非非评论》2009年选(袁勇/主编)的诗及马知遥博士的批评文章。祝福非非!——安]
一、简介
安琪,女,本名黄江嫔,1969年2月出生,福建漳州人。中间代概念首倡者及代表诗人。主编有《中间代诗全集》(与远村、黄礼孩合作,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出版)等。出版有诗集《奔跑的栅栏》《任性》《像杜拉斯一样生活》《个人记忆》《轮回碑》等五种。诗作入选韩国、以色列、美国等诗歌选本。曾参与编撰《大学语文》教材。现居北京。
二、关于本组诗作的体会
唯一庆幸的是,我用诗歌记录下生活的无奈、迷惑、痛苦、绝望,乃至崩溃前夕的清醒。
三、安琪的诗
《个人记忆》(27首)
《天亮就去看医生》
她像一个急行军的寡妇,一到夜里就咳嗽
流涕,浑身酸软,要命的是
她整夜都能摸到自己的心跳
她翻身向内左肩疼
向外右肩麻
向下呼吸紧
向上后背僵
唉,这一个夜不成寐的病人不习惯
孤单,不习惯在空荡荡的床上看自己
像一只寒冷的蟑螂
手脚笨拙
双翅难振
她想象大兵团部队的蟑螂飞翔在
通往尘世的路上
天空空旷,该如何判断体质的强弱?
如何加大剂量把疾病速战速决
她像一个气息奄奄的寡妇有着
最后一口活力
一当天亮,她就要去看阳光这个医生
一当天亮,她的双脚就将像蟑螂的翅膀
在夏天
轻盈飞起。
2006/12/4
《黄昏破了》
正当黄昏像艾略特被施了麻药抬到手术台上
一代诗人惊讶崛起
他们围观黄昏、艾略特,仿佛自己就是施麻药的
医生,他们互相塞给对方手术刀
消毒剂
互相洗脑,灌肠,为自己换了身现代的衣服
黄昏自此走出感时伤怀意境一下子变得
血淋淋,或病泱泱
正当艾略特从荒原中回来他看见他的猫
舔着雾的脊背两眼发出红色的光
那群伪装医生的人手术刀抖动着
在文字间迈不动蠢笨的躯体
很明显他们的衣服并不适合他们
黄昏破了
他们苍白地丢失了现代的背影。
2006/12/6
《失血的时间》
你已经爬不动时间这座山了,恭喜你
可怜的人你可以
坐下来享享清福
或吐吐唾沫
你爱这一生吗?
你好像和夜晚有过默契在你年轻的时候
你好像爱过钱、文字,和一些
叫作血的东西
你爱过血这是肯定的
谁的青春都是血做成的
你爱过我吗?
好像有一点,你曾在某个公共场合
遇到我
那是七月阳光正炎的日子
它熔化了我们在晕眩的瞬间
那是离天堂最近的飞翔
风在袖手旁观但心脏发挥了作用
它保留住词语
仅此一次我们就离伟大不远,现在
你已经爬不动时间这座山了我也一样
恭喜你,可怜的人
时至今日
我依然会陪你吐吐唾沫
或享享清福。
2006/12/6
《被水尾随的纸》
性情执拗的纸被一群水尾随,它们盯住它
性情执拗我的纸早已变成
土黄色,像从坟墓中挖出来的
刚刚铺在阴暗桌面
它从不认为自己是张成功的纸
而水们比它执拗,一口咬定它不放,指认它
有鼻子有眼
有思想有灵魂。唉,性情执拗的纸
除了执拗,就什么也没有
它被铺在阴暗桌面,在喧闹浮华的世界
它想静下来但那群水跑得那么快
它们一口咬定它有欢喜
有哀愁,它们比它更执拗
我的土黄色的纸
内心坟墓一样的绝望突然笑出声来
带着一张哭丧的脸
2006/12/6
《后退吧,过去》
你在银灰色的底线上打盹
你继续打盹
你只要打盹就能被现在带往过去
过去在后退,命运的黑框架竖在桌上
你只要跳上去
就能成为框中人,你曾经揪着自己的头发
企图离开地球
你以为你已离开地球
却原来
你离开的只是鞋子
你把鞋子留在故乡
让脚游走四方
你的脚那么大
那么小
只要有脚
就能跑向好地方
后退吧,过去
乱七八糟的未来挤在局促不安的现在里
你推开天空
雪落了下来
雪一定是
你经过的所有人与事!
2006/12/4
《墨汁在宣纸上悠然滑行》
那个与我共度墨汁时光的人,词句就在宣纸上
只需半个眼神的表情
就能贴标签到幸福家门
房门紧闭没关系,钥匙丢了不着急
我们曾在人群紧张的夜里含笑说风雨
墨汁弄脏了宣纸却像
流年轻舞
突然间现了白头
悠然,油然
感时伤怀梦里依稀
那些在口边的词句满是疑惑、惶恐
和不解。它们蘸了又蘸
舍不得滴下
泪一样的墨汁
它们滑行,像已逝的往事
将逝的现在
它们呼唤那个与我共度衰老的人
只需半个眼神
我的欢喜就将永驻,我就将来到
幸福门前,它们知道。
2006/12/4
《秋在轻轻蔓延》
秋在轻轻身上蔓延,轻轻,有多轻?
犹如四两拨千斤。
一年四季,春发芽,夏奔跑,冬僵硬
秋太狠,秋有多秋
有人谓之肃杀,有人谓之成熟。
离不开果实的枝头离不开的离人
离不开风吹落叶残阳滩遍秋天的坡头
一片血,淋淋。
该补充些营养了,红底白花的北京
该在夜里被恶毒的梦逼醒
满床遍找
秋月色。
似凉微凉,渐渐凉,凉在轻轻身上
蔓延,此生请,四季轮回
从秋起
从秋落。
这一年的风来得狂,出乎她的意料,我看见
她在风中挣扎
忍住胸口的痛,忍不住,眼里的泪
精神几欲分裂,已经控制不住喊出了声又
生生咽了下去
这一年的风狂得莫名其妙完全出乎
神明的意料
生命遭遇强降雨,邪恶有着邪恶的
嘴脸,和健康的胃
这一年邪恶几乎击倒了她
这一年她继续相信善的力量正的力量
相信,时候一到,全部都报
天降大任于她了,顺便把狂风
暴雨、雷霆,降了下来
无可抱怨
这一年是公平的,她吞下了生铁
以便使自己站得更稳
狂风需要打扫,此刻,她鼓励自己。
《可能以外》
冬天的静电,配合杨树叶子的倒影,在一本诗翻开的
某行间:逗留,惋惜。你坐在夜晚
呼吸自左胸出发,微带着,些许疼痛,些许
解脱。有几个人在北京不感到脚步的匆忙?
你在原地打转,兜了几圈,看到,世界变成银灰色
乱七八糟拜访的,是那些:小羊肉串、街角处的
塑料薄膜,一阵风砸了过来,还好没雨
北京的天,总是干得静电频繁,触手可及的事物
是未来,和想象。仅仅只是常规的伟大,就足以
令你宽慰,你自南方来,南方小城盛不下
纯粹的向往,你自南方来,遇见一个两个
诗歌兄弟,和你一样,他们奔波于生活现场却自信于
今天的截获。他们截获了此生的光芒,学鲁迅
以血荐轩辕。血是红的因而你就不会苍白
血是流的因而你就不会腐
血是热的因而你就不会死
血,可能以外,以内?孕育腥甜的感受在今夜
你坐在桌前,找到了,久已散失的位置。
2006/12/28
《心脏里的新站》
心脏比我能干,它先于我开出郁闷列车,隐隐
或窿窿,一直向外,试图冲破胸腔并进而
进驻到它想要的新站
新站建于何方?我试图跟循心脏来到此处
却发现心脏其实也脆弱
已经碎成糊状,它被外表的完整迷惑一时不知
内里不堪一击
其实郁闷列车本非我有
它从底层开出,努力攀爬,它绕过一座
又一座的山像老家
在一座又一座的山中埋首低头
不问世事
它建于我心深处
心脏里的新站,从外移居到内,这样更好
一具身体就是一个终点因为列车总要到达
郁闷总要消止
情绪总要败坏,远方不远,就在此地。
《如果将树看成蜡烛》
吊在一棵树的树荫里回望来时之路
漫无边际的暗,逼你,点起蜡烛,逼你
把心放下,除此,你所担忧的,都已成型
就着一根蜡烛看风景,人生如陌生地,人和
地,都不熟。你在树下徘徊,脚走出了
八万四千个脚印,你在脚印中数雨水
雨水有情,养花养草,养鱼养儿女
你在花草中闻到儿女的馨香
鱼在皮肤游,空旷处一树招风,风大不可测
将一棵树看成蜡烛其实也不难
难的是漫无边际的渴望,不可及物,也不可
及天及地,人生在世,都知不过土馒头
却是漫漫此生,心疼路疼儿女疼。
《剪碎的家园》
独有我们的家园被剪成四块,一块居中
其余三块朝向各不相同
我纳闷午后的北京为何有点凄凉
其时正是朗朗炎日高照
天空的布被剪成四块,这绝对不是
燕子干的,自然也非流风所为
我看到碎裂的布匹下一个家园被剪成
四块,一块苍老
两块正当年华
最后一块
则有着残缺的暗云
我的纳闷于此获得清楚的解释——
这一点也不像燕子或风的所为
倒像是一团糊里糊涂的云,瞬间丢下
暧昧不明的前景。
《梦很冷》
他们把板凳搬到梦里,暗示我,这并不牢靠
的支撑物不宜久坐
风物不宜放眼量
他们把板凳摆平,暗示我,这是预备收留你的
床,他们看我平躺上去,露出惶恐的
笑,无辜的哭,莫名其妙的过去
他们看我死去,心满意足,然后离开
在梦里,我死了过去,我问自己,我怎么
死了?这不是梦吗?
我清楚知道在梦里我死过一次,是的,就
在梦里。
《衣架望秋》
人生真是有意外,它们挂在衣架上
在你的头上随时准备
滴落,一些水一样的东西弄脏了
变质了,冷不防
就从星星的衣架上
滴到你的脖颈
游丝一样的凉与痛因为太细
而感觉不甚明了
但终究是有的
终究是有意外高悬,先是密而不宣
只等你低头
专注于某人,某事,专注于
某时,某刻
它滴落,一滴水的重量因为携带
秋意而变得越发透骨
一整个秋天的重量在水的加速
滴落中使你的脖颈不堪
此击
你和秋天滚落在地
一颗毫无防备的头颅望着衣架上的
秋天残骸,像水一样
弄脏了,变质了。
《下一次出发》
驱使无助远离伤心地,一屋子疲惫,滞留,
只要一根干燥火柴的暗示就能使它们烧起。
驱使火柴迅速瘦下去,舍不得这一把激情
这一场年华将逝的拖拉机般的沉重
舍不得老,翻开的书倒扣在零乱的情感里
都凌晨,都一点了
它们匆匆来过,又砰的一声匆匆走了
该说早安还是晚安?
该求生还是问死?
该成家还是立业?
该你还是我,驱使往事涂上脂抹上粉
扮个年华依旧的笑脸
一屋子笑脸哗啦啦,有点苍白,有点蜡黄
只要一根火柴的比划就能使它们
烧起。
那么,就烧起,烧起吧!
我在北京之北,你在湖南之南
还有多少人会和我们一起叫好,把巴掌拍得
响亮,一边说
嗬嗬,此生虚度
如梦东西。
《哦,语录》
在39页第37行,有压扁的内蒙古,它的骨头
横亘在祖国的北高地我摸过它
就摸过想要的你,和前程
我记得那个瞬间,狭窄的卧室无比宽敞
在心底。而难以预测的昏暗,哦,昏暗
的语录在37页第39行,埋首于乳白色
的沙发,哦,沙发,软,不吱声,
易于弄赃的你,和我,易于心碎的此刻
该当何时,该当何地,该当何人,该当何故
你我共同完成一个家族的延续,或绝望。
你我?该当你我,打破腐败的沉闷,清理垃圾
日常事务的坏棉絮,哦,只好用手势
用大幅度的激情跨越,夸张的动作在语录
年代被阳光照得血淋淋,被移植到
年迈昏庸的他和她的晚景
你我一样,必得经历。
2006/9/4
《离开自己》
我再次发现对自己的说服极其困难
如果用“现在”
给自己的余生定位则上半生形同虚设
而用“过去”给自己定位
则过去像一把椅子失去倚靠
的背,和支撑的四柱
于是我选择离开
留下“自己”在过去的椅子上
颓然倾倒
永无葬身之地。
《白日梦》
听撕纸,像做白日梦,像一群脚,行走在
刀刃上,哗哗的声音
哗哗的血
哗哗的红了一个人
又一个人
哗哗的,奔行于神经症患者的脑中
北京的雨今年密了
听阳光
时隐时现像做梦
白日那张总是绽笑的脸
收紧了
草深依旧
树叶摇摆不粘连
这些患白日梦的物们
传染了同样的表情:
呆滞、窃喜
无事生非。
《凌晨1点29分》
不能说清为什么是在凌晨
1点29分而不是30分我梦见了你
在清凉的梦里你不声不响带我去一个
不属于尘世的地方——
安静,恐怖,值得我们用一辈子
去逃离。我们一前一后走在
没有路的梦里——
一对乱飘的幽灵,飘来飘去
因为是在凌晨,是在
1点29分,我们的飘还将继续
直到天亮,直到阳光把四围的鬼魅
现身为羊
直到它们不得不被牵到市场
不得不被宰杀,不得不
让物质的躯体化身为魂,回到
凌晨1点29分的我们。
《为始》
我什么都能写,腹胀的黎明,自窗帘外伸进第一只脚
夜晚被放倒的往事惊醒过来
它看见一排排刷子在它脸上游移,这奇怪的幻景
有如直立在身后的某个人
没有头,没有身子,却又实实在在,让它
感到伤痛
这多次翻滚在床上的夜晚总是形单影只
在一本书
又一本书之间来往,百无聊赖,文字乱性,常常
是这样它被一本书
又一本书乱了心境
它想把窗外的黎明揪进来但黎明腹胀
并无法理解它的深意
它刻骨的爱与仇恨。
全部的无眠始于分裂的完整,一个完整的分裂
似乎不该但已经发生似乎
它什么都想到了但唯一没有想到这样的结局
它推推我,把第二只脚伸了进来而一切都变了
关于过去
关于未来它又一次陷入到
不可知
的现在。
2006/7/21
《乌黑的圆圈和皮》
从17楼望下去,那一根根移动的,套着白布,顶着
乌黑圆圈的难道是我的同类:人?
他们看起来像是晃动的僵尸,看不到脸,手,和脚
他们晃荡着,一根根形似柱子
当我在17层楼上等着你的身子从台阶走下我首先看见
这些形似怪物的人他们在夏天的马路边顶着乌黑的
圆圈那曾经被视为头的东西看起来如此诡异
如此没有灵魂地游逛着你走了过去
你一下子被我认出
你不是那群柱子中的一根你是你
你乌黑的圆圈中有一块留出的空地覆盖以怵目惊心的
皮。
2006/7/21
《突然多出的黑暗》
突然多出的黑暗,从你体内长出,一株爬行的
有触须的植物:黑暗
它舔到我的脚踝,心,预先感到恐惧,哦碎裂的
心,别再给它铁锤,这个蹲在自己心里的人已经
绝望多时,别再给她没有边际的等待,门时开时关
影子们渐渐牢固,在我每天必醒的床上,影子们
先于我挡住阳光,突然多出的黑暗,又多出几寸
它们加快速度,突然拉住命运的衣角,它们迫不及待
想改变我的余生,想把我遗弃,在提前到来的虚无里
我的身体不想被它化解,我不想被它化解
我看到你体内长出的黑暗,沉默,顽固,渐渐有了
石头的形状,关于石头,我知道两块:一块在
西游记里一块在,红楼梦里。关于石头
我曾写过:在北京,如果可能,请允许我以此
为终点,活着,死去,变为一块石头。所以突然
多出的黑暗,你只是我提前变成的
石头,你是我的石头,我不惧怕你。
2006/7/22
当我在诗歌中享受到生之快乐,诗歌,这垂而
不死的帝国主义
我前世的爱人,你霸占了我,欺负了我
使我在今生不得安宁
当我在今生不得安宁
我优于现实的灵感染毒,中病,类似问题
接二连三,接二连三掉下的
灰尘重心设计了我
使我在遍天杨花中迷糊转向
那腥臭微起的死水
这帝国主义的诗歌用糖衣裹着炮弹
使我在痛苦中忍不住将手伸向它
忍不住吞服,忍不住
以此作为生之依据
这垂而不死的一天又已开始
右下角的暗影,杀人机器突然启动
的幻想,哦,快终止这诗歌的秘密
快意,快让生活穿上生活的外衣进入
生活。
我居然在痛苦的洗劫中捡拾到享受的碎骨
它并不锋利
不足以把我一下击倒
它牵着长长的抖颤的恐惧之神面容黝黑
或蜡黄
它细微的快感含沙带血哦这还不坏真的
我居然在这一阵又一阵突临的
痛苦中默默期待
享受的碎骨
它瞬间爆发,又瞬间平息
它沉默如铁打的饼
吞不下
吐不出
它和我有着同样的痛苦但它享受到了
碎骨了吗我以为没有
我看见它仇恨的手黑了手指像那些
从未长大的少年突然
让我心疼
于是我哭了。
《再任性下去》
再任性下去?往极限处再任性一点
点,就一点,就能达到碎裂部位,就会看见
脑浆汹涌如她的破口大骂如我的
强硬还嘴
我坏了
心脏坏了
它像一块石头堵着像一团乱麻塞着
听我的,必须听我的
把车开到最高速直接开到
昆玉河
乖,只要开到昆玉河就能到达此生渴望
到达的尼罗河
我一直向往埃及
古希腊
那些久远的文明藏着无数人的前生
他们轮回转世
有的成为我的朋友有的
成为我的敌人
亲爱的敌人
我们真不幸
既亲且爱又是敌人
来,乖,我们开车去找
我们的前生
听我的
它们就在尼罗河
它们不会在多瑙河
也不会在
黄河因为我们不够浪漫的蓝也不够
辉煌的黄
它们一定在尼罗河
当它们醒来恰好就看到
我们撞进了它们的身体
它们虚席以待已经很
久了。
2006/5/6
《北京,终于有点南方了》
拉上窗帘,一屋子阴暗,窗外,风渐起
雨声开始淅沥
偶然有一阵雷声滚动在天上
这样的情景极其稀少
北京,终于有点南方了
我在有点南方的此刻北京。卧床
读书,读杜威《艺术即经验》,感到今天的
北京有点艺术
依凭经验
这难得一见的雨,下在五月四日,有点少年
不识愁滋味
有点轻狂
就像多年以前的我在南方
南方多雨
常常是说阴就阴,说雨就雨
来不及躲闪就被淋成
落汤鸡
就在突然降临的雨中
感到绝望
就在绝望中离开南方
生活就是变异,渴望本身并无罪过
那个轻狂的少年砰的一声关上门
他要去哪里无人知道
他冲进雨中
当然,他是开着他的江南奥拓冲进
雨中,那雨,当然没有淋到他
他当然也就感受不到南方的愁
他在雨中的江南奥拓要往哪里去
无人知道
我躺在床上,窗帘紧闭,难得一见的北京
终于南方了
如果我不读书只做梦,是否能够梦见
一个一个的霹雳
雷霆
多年以前骆一禾说:那五月天空的雷霆不会
将我们
轻轻放过。
2006/5/4
《悼词》
你在梦里死去
你在我的梦里死去
为什么你要到我的梦里去死,世界那么大
人那么多为什么偏偏是你
跑到我梦里去死
难道我的梦比世界更大
难道你比所有人更多
你到我梦里去死
使我余生的梦
充满悲哀
我为你写悼词在梦里
我为你念悼词在梦里
我痛哭失声是真的
当我醒来
我摸到了满脸泪水
当我在残存的悲哀中恐惧,发呆
黑夜像一床被子裹紧了你
你在外面
发烧
咳嗽像一个病人
你不知道你在我的梦里死了一次
为什么你要到我的梦里去死
当我醒来,梦里的悼词像余生的诗篇
使我心怀恐惧
充满悲哀
四、评论
《成就的快慰和黑暗的降临》
——安琪诗歌臆解
【马知遥,原名马永生,1971年生于新疆阿克苏市。文学博士。1989年开始写作,至今已经发表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300余万字。现任教于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研究所。】
阅读安琪的诗歌你会产生那种彻骨的绝望感。你能体会到她诗歌中传达出的巨大的艺术成就和随即现实生活给于她的黑暗。她纠缠在创造的快乐和忘我以及黑暗带给她精神的创伤中无力自拔。那些曾经被男性诗人无法表达和诠释的神秘和内心的遮蔽在她的诗歌中几乎都毫不费力地表达着。因为一种撕裂的生活状态,让她寻找着自我之谜,如同对一件事物的研究那样她深入地探究自己,不是自恋是自剖,有些残忍也有怜惜。她试图弄懂这世界的谜团,而她自己先就用创造的才华给我们制造了一个谜。她的工作几乎就是她的生活,她的著作贯穿了她的日常。这样的迷狂对一个创作者是重要的。所以,她的诗歌给予人的成就感就远高过游戏诗歌的那些所谓同行。有朋友在评论安琪的诗歌时说过类似的话:安琪前期创作是靠才华,但架子大的吓人;现在的作品是靠现实,但感动。我则认为,前期安琪诗歌是靠着对世界和人类不断的深入掘进而写作,因此,理性占据了上风,形而上的思考充斥在她的长诗中,而所有抽象都是具象的,否则诗歌不是艺术而是哲学。她一定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她那些排山倒海大气的前期作品尽力在理性和直觉间寻找着平衡。而现在我主要是想谈她近期的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来自她的博客和新近的这部诗集《个人记忆》,这部书中收集的是她从2004——2006年间的主要作品。
我以为,诗歌《打扫狂风》可以看做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一个宣言,在诗歌中那种坚韧和无畏态度更加强烈,勇敢的殉道倾向,血性的呼喊都贯穿了这个时期的诗歌创作,在表达方式上她和过去诗歌显然发生了完全的变化。口语化表达几乎成为这时期的主要语言方式。“这一年邪恶几乎击倒了她/这一年她继续相信善的力量正的力量/相信,时候一到,全部都报/
而对于迷狂,我们不能不说到这种可贵的艺术能力,不是每一个诗人都能具有这样的素质。迷狂常常产生在天才身上。哪些伟大的艺术家无一幸免地被当时代人指斥为“疯子”,只是因为那些庸常的人们没有基本的理解艺术的才能,只是因为这个时代缺少艺术的土壤。那些生前就受到大多数宠幸的艺术家恰好是最庸俗的。我在这部诗集里看到的最大的特点莫过于“疯狂”两字。这是感动人心的“疯狂”。一个人,如果既不遵从理性又不采取有目的的行动,似乎就必须准备放任自己,为放弃自己惯有的抑制力并降身于被海德格尔称作“无思想”的状态,思想者首先必须“学会存在于无名状态”,这一自相矛盾的任务的完成,必须借助诗和艺术而不是哲学的指引。其实哲学家福柯在《癫狂与文明》一书中写的实际上完全不是精神病,而是一些艺术家和思想家们的生活、言论和作品所富有的哲学价值,而那些艺术家和思想家,习惯上都被认为是一些“疯子”。因此,我想安琪的“疯狂”让我看到了她更大的成就就在路上。
在“疯狂”的创作里,我看到了《凌晨1点29分》:“因为是在凌晨,是在/1点29分,我们的飘还在继续/
在诗歌《为始》中,诗人更是将一种极限体验用梦境的方式表达着,这不仅让人想到女性身上与身俱来的巫术气息。她的诗歌中这样的气息正表明了她的敏感和对外界与内心世界的锐利,她几乎不去解释,不去辩解,就将一个神秘的鬼蜮梦境得到了清晰的表现:“我什么都能写,腹胀的黎明,自窗帘伸进第一只脚/夜晚被放倒的往事惊醒过来/它看见一排排刷子在她脸上游移,这奇怪的幻景/有如直立在身后的某个人/没有头,没有身子,却又实实在在,让它/感到伤痛”这是对过去岁月的残酷记忆,没有清晰的脸面如同无头恐惧电影,深入骨髓的痛感和恐惧让她在一次次恶梦中找不到未来和现在,诗人的孤独和无助自然得到了表达。同样是梦境的残酷现实,诗人将自己对生活的失望和俯瞰众生的优越感一目了然。在诗歌《乌黑的圆圈和皮》中,诗人这样表达:
从17楼望下去,那一根根移动的,套着白布,顶着
乌黑圆圈的难道是我的同类:人?
他们看起来像是晃动的僵尸,看不到脸,手,和脚
他们晃荡着,一根根形似柱子
当我在17层楼等着你的身子从台阶走下我首先看见
这些形似怪物的人他们在夏天的马路边顶着乌黑的
圆圈那曾经被视为头的东西看起来如此诡异
如此没有灵魂地游逛着你走了过去
你一下子被我认出
你不是那群柱子中的一根你是你
你乌黑的圆圈中有一块留出的空地覆盖以触目惊心的
皮。
看似荒诞的描述,其实诗人感受到的是人类的描写和荒诞的命运,他们如同被命运安排好的移动的行尸走肉,如同一个乌黑圆圈的怪物,他们没有灵魂地游荡。这是多么悲哀的生活和人间世,诗人的绝望感到此并没有结束,在苦苦的寻找中她等来了他可以引为同道的人,然而,“你不是那群柱子中的一根你是你//你乌黑的圆圈中有一块留出的空地覆盖以触目惊心的/皮。”即使是唯一的同道也不能免除那做个没有灵魂怪物的命运,甚至更让人不堪忍受。诗人最后一句对人类的绝望上升到了最极限。
人的痛苦在于对生存的清醒和对清醒后的痛苦的感觉。昏聩是一生,清醒也是一生。而前者麻木而悠闲,后者理智而痛心。在《突然多出的黑暗》里,诗人对死亡的恐惧和渴望同样用力,她活得勇敢是因为她懂得死亡将光临所有的人,所以她愿意以迎接的姿态,而对死亡的阴影,诗人给了它最优美的形象:黑暗。所有的时光都在一点一点地将黑暗向我们带进,我们是心甘情愿地接受还是抗争。诗人没有回答,但黑暗如同自己命运的一部分,它的一部分正在随着阳光的照耀来临另一部分将在日后的时光里来,不论怎样它都是我们自己。因为所有的黑暗就是我们自己生命变化的过程,也是生命渐进的过程。黑暗就是我们自己。所以石头就是我们的一部分。“请允许我以此/为终点,活着,死去,变为一块石头,所以突然/多出来的黑暗,你只是我提前变成的//石头,你是我的石头,我不惧怕你。”在几分敏感中几分豁达让诗人更加可爱,并使得诗歌的境界开阔起来。这样痛彻的感受在诗歌《悼词》中也得到了突出的表达“你到我梦里去死/使我余生的梦/充满悲哀”,“当我醒来,梦里的悼词像余生的诗篇/使我心怀恐惧/充满悲哀”。死亡体验和对与死亡相连的人事的反复记忆,构成了安琪诗歌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这样的悲哀又怎样解脱。
贴近自身的探查和对死亡生命宿命性的绝望让她没有忘记世界,整个世界其实是属于我们个体的。每一个人的体验都构成了历史记忆的部分人类伤痛的部分。所以面对饥饿的土地,贫困的生活,诗人对他们送去的是清醒的同情。那种无可奈何的同情更真实。她高过那些所谓要做人类精神领袖或者救世主的自以为是,高过那些生存在生活无着中而口称高贵的可疑者。诗人面对俗世总是手足无措,他们除了对人类精神的引领别无他长。自足的所谓歌唱和写作是可怀疑的,因为任何时候诗歌都不可能脱离现实的影响也不可能放弃对现实的关怀,为艺术而艺术绝对是空话。所以当看到诗人将目光更深地探入底层,能够更多地看到现实实际上是苦难和富足的复合体,是一场假面舞会的表演。诗歌《绝对一粒粮食都没有》这样写道:
河流在河边吃草你摸摸看
绝对一粒粮食都没有
阳光晒黑了非洲的皮肤,欧洲也好
不到哪里不信你摸摸看
绝对一粒粮食都没有
粮食们都到哪里去了你猜猜看
绝对你要说都到人们肚里去了啊对不对
粮食们都到地里去了
地都被河流吞没了
河流都被阳光晒干了
绝对一粒粮食都没有
2006/2/3
对现实生活的尴尬处境人类的伪善和爱情的失望感也是安琪诗歌表现的内容。在《他们在说爱情》一诗中,诗人表现出难得的调侃和反讽,将这样的思想含蓄地得到了表达,这也是安琪诗歌中非常难得的时刻,因为大多数时候她诗歌中的决绝态度和坚韧的性情让她几乎成为了文学的战士,她的勇往直前让她诗歌的表达更多地倾向于严肃和阴郁。而这首恰好没有了这样的气息。写作时间是2005年9月2日。开场轻松的表达,三言两语的描画,将虚假的爱情和假面的舞会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在说爱情》这样说:
他们在说爱情,这有点荒唐,难道你以为你摸到的
两个硅胶就是乳房
你吻到的两片口红就是嘴唇
你进入的就是身体
你出来的就是满足
他们在说,而那盏灯在冷
而陌生的墙壁预谋倒塌,而地预谋陷裂
空中预谋更大的灾难因为他们在说爱情
飞机笑了,控制不住掉了下来
对人间荒唐爱情的冷嘲对所谓海誓山盟的冷眼旁观后的荒诞感,都让这首诗歌的表达有举重若轻的感觉,显示出她出色的想像和观察力。
写亲情和爱情是诗歌的永恒母题。在诗人笔下她对亲情的表达也那么与众不同,这样的诗歌有《给妹妹》《七月开始》。那么短小的诗歌里,我们看到的是对亲人的羞愧感,忏悔意识如此浓烈,“我们都是父母的坏孩子,我们用一连串的恐慌/把父母训练得,胆小如鼠”(选自《给妹妹》),她将两代人的隔阂,自己因为不符合传统标准的选择带给父母的恐惧,以及个人生活的漂泊给双亲的影响都定义为“坏孩子”。那种痛心之爱如此独特,光彩照人!即使是表现爱情诗人也是独特的,那首著名的《七月开始》这样写:
七月了,你在灯下发短信,你在想我
在重新开始的七月你在很近的村庄发短信
想我,身旁的竹凉席印着你和你的影子
很近的桌子上日光就要炸裂
你在发短信,想我,像房东在想她的房租
出人意料的结尾处,将爱情这样一个主题通过俗世生活的方式表达,更显得有人间烟火的味道,那样真实的生活情景,将两人的爱恋拉得如此之近,让我们看到的是情感如此美好,生活可以贫困但无法阻挡人类的爱。然而,我们又无法释怀地感受到诗人独特的感受:那份对爱情的客观化理智化的态度,那种冷静的审视。而这样的冷静让这份感情有了犹豫和疑惑:房东对房租的念头是因为物质的需要,是一种兑换后的结果,那么感情呢?如果是爱情呢?
因某些独特的幻想和野性的冲动而躁动不安,并非不道德。这类极限体验应被视作一种方法,借助它可望重新找到一条道路,来探索人的被幽闭的内心渴望。在安琪另一类诗歌中,我们明显地看到了她先锋的姿态,那就完全放开了包袱,甚至任何外界的约束,将自己内心更加明澈地表达,那些欲望那些不安和罪衍都合盘托出,真挚而决绝的态度令人肃然起敬。所以我将这样的创作称做“极限体验”,她做到了。那首《往事》那首《一个异性恋者对同性恋的渴望》表达得如此透彻和有力,有振聋发聩的效果。“我如此中性,已完全回到物的身份”。这不是诗人的“疯狂”,疯狂没有罪,是这个社会和当代生活的罪。当女性找不到可以依靠的爱情,当誓言都在背叛,当人类的希望都沦落为希望,当一个女性被迫沉默为中性,将一份本能的异性冲动篡改为对伦常的被迫反叛,诗歌在找到人性通道的当尔也带来了人类身体上的一次松绑。身体的自由必然带来精神的自由,而创作松绑的那一刻,会将更深的感受和我们的情感用更贴近我们自己和立身土地的方式表现出来。向安琪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