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传》出版

标签:
观世音传王竞成安琪黄河诗报 |
分类: 安琪收藏 |
[按:由诗人安琪编著的《观世音传》近日由大公报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全书14万字,是作者综合了流传民间的观世音菩萨的故事并加以个人想像的一部专著。这是一位诗人因着某个机缘而编著的一本书,它尽力用符合宗教的语言来宁静而和缓地陈述但最终因为作者的诗人身份而使全书有着按捺不住的现代气息。这是一位诗人纯属意外的一次尝试,她万念丛生的心希望藉此得到镇定的安抚。她知道,她距离佛的境界还非常非常远,她当继续修炼。《观世音传》的出版得到了“黄河诗报当代文化书系编委会”王竞成主编以及出版公司出品人陈刚的大力支持外,出版费用得到了圣秀居士与朱红军先生的部分资助。http://www.poemlife.com/PoemNews/news.asp?vNewsId=4971——安]
《观世音传》(安琪/编著,大公报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5月出品)
2009年5月28日,端午节,本书策划、诗人王竞成把书送到我处。存此感谢。
一直觉得自己距离佛十分遥远,羞愧万分。
我所需要的也许只是一份平常心。
————————————————————
《观世音传》出版缘起
2009年晚春灵隐寺归来第二天,我在居住的燕山凤凰亭白水寺附近转悠了一个上午,下午习惯性去一些诗人的博客看诗,在诗人安琪的博客里看到这个帖子“[按:2004年10月,我应约编著《观世音传》,记得当时自己是很投入到这部书稿中,总是在通读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再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把它写出。除了诗我没有很明确的信仰,但身为中国人,从小便跟着父母拜拜,内心已植下佛的因。我喜爱寺庙并经常能在寺庙中得到心里一动的感应即是明证。这部书后来没有出版,后来被我收藏在听安集里。现取出贴博,全书大约14万字。倘有缘之士读后愿意出版或刊印它,我将十分感谢并不取分文。——安]”我接着去读《观世音传》的部分内容,读着读着大脑中就不由自主的跳出来策划出版这部书的念头,当即决定把安琪编著的《观世音传》一书列入我们“黄河诗报当代文化书系”出版。我就给安琪发了信息,很快就得到诗人安琪的同意并通过电子信箱将稿子发给了我。
佛教文化与民间传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佛教从兴起到传播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植民间,成为一些人的心灵信仰,是一种文化,一种和谐,是一种朴素的情怀与美好的愿望。我出生在齐鲁乡下,从小就看见母亲对观音虔诚的膜拜,观音的音容相貌,看上去那么慈祥,温暖;面对观音像我们心灵平静,总有美好的愿望在心里油然而生。我受母亲的影响,从小就对佛教文化敬畏,恰巧有此机缘,就决定出版这部书。我一边读稿子一边与平时来往的佛教文化学者,一些居士,还有寺庙的主持进行联系沟通;谈了出版这部书的情况,大家都热情参与与支持,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观世音传》编委会。
我们这部书的正式出版,得到了“黄河诗报当代文化书系编委会”以及出版公司出品人的大力支持外,出版费用得到了圣秀居士与朱红军先生的部分资助,我们为他们的善举而感动。本书的出版期望能够为社会和谐与人的心灵和谐提供力所能及的精神养分,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以及净化民间文化与传说的杂乱无章提供一个比较准确的范本;本书出版后以赠送为主,赠送那些有善缘的人,赠送一些寺庙以及一些佛教文化研究机构。当然,我们也不拒绝有能力的人用善款认购这部《观世音传》来光大观世音普度众生的文化理念;这样,我们也可以继续加印,更好的弘扬佛教文化。《观世音传》作为“黄河诗报当代文化书系”的一种,反映了悠久的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更好的融合与传播。既是传统的,也是当代的,在以和谐为主题的时代,心灵的精神信仰在中国具有前所未有自由选择与巨大的释放空间。传统文化得以保护与传播,佛教文化更是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发扬光大。文化是兴国的基础,心灵是兴国的基石;我们怀着一颗虔诚与美好之心,热爱我们的汉字与汉字传承的精神。
出品人:陈
策划:王竞成(诗人
编著:安
主编:朱红军(诗人
编 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