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中有的“老子”和“老子学说”

标签:
安琪文化 |
分类: 安琪随笔 |
杨中有的“老子”和“老子学说”
这是一个蒙昧混沌的空间,太上?无?中间那白亮处也许就是“道”?新近我正在关注的“老子学说”似与这阴暗背景上莫测的波纹图案有关。确切地说,我关注的只是这一个“老子”——杨中有的老子。
杨中有,辽宁省锦州人,一九四四年生,自幼爱好书画,学生时期曾在美术班培训,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从医从政之后,仍不断拜师访友,研习文学、书法和中国山水画技法,追求艺术上的创新。八十年代中期,厚积薄发,精心收集天下美石,集诗书画于一石之中,独创了被誉为“华夏一奇”的中国石画艺术,一九九七年入选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
杨中有长期担任第一五0中心医院院长十二年,现兼任“洛阳大学《老子》哲学研究所”所长,潜心研究《老子》哲学十余载、著书立说,出版有《老子》新思考系列丛书《天下人的大道》、《宇宙的大道》、《美与善的大道》等,以崭新的语汇与思维阐释《道德经》,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古为今用。
那天在凤凰网“世纪大讲堂”,我通过视频观看并聆听了杨中有研究老子的心得,果见他的《老子》解读立论高远,求证精微,自成一家,判然有别于国学领域许多专家。杨中有从如下几个层面展开的论述被主持人、学者王鲁湘称之为大开眼界,它们是:
1、
2、
3、
4、
5、
6、
7、
……
可以明显感觉得到杨中有是个对老子有信仰的学者,他说:“我研究《老子》哲学,是站在先贤的肩膀上,吾心与《老子》之‘道’相通,就成其为现代《老子》”。正是秉持着对老子之“道”的相通之心,杨中有几十年来孜孜不倦地行走在推广他所研读领悟的老子之道上,兢兢业业,乐此不疲。
有意思的是,在网络搜索过程中,老子的出生也和他的《道德经》一样有多种解释,一种说法,老子是安徽涡阳人,还有一种说法,老子河南鹿邑人。中国历史悠久,地名变换频繁且隶属地区也在不断变化,这是造成众多名人之争的成因。名人之争说到底就是资源之争、品牌之争。为了确认自己的“老子故里”地位,鹿邑和涡阳纷纷以老子文化节、老子庙会、老子祭祀大典、邀请专家到本地论证等形式宣扬自己才是真正老子故里,两地大力宣扬的结果就是,两地都被视为老子故里。而真实的老子故里肯定只能有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人更不能同时出生在两个地方。
也许,相对于杨中有对老子学说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老子故里却成为本来很清楚实际却模糊的所在。当然,对老子本身而言,他出生在哪里并不重要正如他出了函谷关之后结局如何,也是无所谓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