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写作北师大分社聚会

标签:
民间写作北师大伊沙徐江侯马中岛唐欣沈浩波洪烛安琪 |
分类: 私人照片 |
按:昨天(8月28日),刚回京的我尚未放下行囊即参与了民间写作北师大分社(本人即兴取的,仅代表本人观点)聚会。恰好包里还有相机,遂有此系列。因为是隔着很近的距离在拍,效果不很好,若被拍的众诗歌兄弟不满意,可告知以便我撤下。——安
民间写作北师大分社学兄学弟们及盟友。左起:唐欣/徐江/沈浩波/安琪/伊沙/中岛/洪烛/侯马。(2008/8/28,夜,北太平庄某老鸭汤店,服务员/摄)
洪烛/伊沙/安琪/侯马(2008/8/28,夜,北太平庄某老鸭汤店,中岛/摄)
沈浩波/徐江(2008/8/28,夜,北太平庄某老鸭汤店,中岛/摄)
安琪/侯马(2008/8/28,夜,北太平庄某老鸭汤店,中岛/摄)
侯马/唐欣/徐江,唐徐尽可放心睡觉,安全问题由侯马同志负责。(2008/8/28,夜,北太平庄某老鸭汤店,中岛/摄)
沈浩波/安琪/伊沙(2008/8/28,夜,北太平庄某老鸭汤店,中岛/摄)
论坛上的斗士,论坛下却很友爱的伊沙。“你每次来京,好像都是来签证出国啊。这次也是吗?”我问。“正是。”真的又是,此次目的地,英国,还是诗歌节。祝贺伊沙!(2008/8/28,夜,北太平庄某老鸭汤店,安琪/摄)
洪烛/唐欣/徐江(2008/8/28,夜,北太平庄某老鸭汤店,安琪/摄)
诗参考中岛。伊沙来的日子即是他的众兄弟轮流宴请的日子,今晚的东道主中岛非常称职,总是给大家夹菜倒汤。热心肠的好兄弟中岛!(2008/8/28,夜,北太平庄某老鸭汤店,安琪/摄)
沉稳的唐欣。民间写作同时也是中间代的理论大家。现供职于北京印刷学院。(2008/8/28,夜,北太平庄某老鸭汤店,安琪/摄)
《中间代诗全集》第一人:侯马。在北京这么多年,我从未在其他诗歌场合见过他,要见侯马只有两个地方:1、伊沙/徐江来京;2、沈浩波举办的诗歌活动。(2008/8/28,夜,北太平庄某老鸭汤店,安琪/摄)
永不妥协的徐江。他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是,安琪,你博近日猛推的郑国锋我认识。不可能啊,我也才认识不久。我惊讶。马上电话问他。电话一打,果然。细究缘由,原来,多年前的多年前,古道热肠的郑国锋帮朋友主办的杂志向徐江组稿,连发多篇后杂志倒闭,徐江的稿酬未见踪影。因此,这个晚上的电话徐江旧事重提要向郑讨稿酬。我们的郑天才连说抱歉。徐江跟我说,我是跟郑国锋逗着玩的,他是个性情中人,这么多年我经常被欠稿酬,如果欠我稿酬的人火了,我就要逗逗他。原来,在徐大师眼里,郑诗人火了。郑诗人赶紧回我短信:我火了?第一次听说啊。我回他,你真的火了吧。内心想,连续三个月都是我博男主角(A角,B角当为顾北)的人想不火都好难呐。呵呵。(2008/8/28,夜,北太平庄某老鸭汤店,安琪/摄)
永远在通往牛逼路上一路狂奔的70后卓越天才沈浩波,真是头角峥嵘啊。(2008/8/28,夜,北太平庄某老鸭汤店,安琪/摄)
老吴伯父。伊沙介绍说“安琪,这是我爸爸”时,我差点顺口喊爸爸。终于理解了朱军为什么会口误。吴爸爸这回跟着儿子一起去英国,儿子参加诗歌节,他去看女儿和外孙、外孙女。幸福的吴爸爸!(2008/8/28,夜,北太平庄某老鸭汤店,安琪/摄)
怜子如何不丈夫。侯马和他的儿子。(2008/8/28,夜,北太平庄某老鸭汤店,安琪/摄)
沈浩波和安琪。他们说这种造型很革命青年做派。(2008/8/28,夜,北太平庄某老鸭汤店,中岛/摄)
笑什么呢,我也不知道。(2008/8/28,夜,北太平庄某老鸭汤店,徐江/摄)
伊沙/洪烛,一对老战友。(2008/8/28,夜,北太平庄某老鸭汤店,安琪/摄)
唐欣/徐江/沈浩波。自由组合,坐在一起的先照一个。(2008/8/28,夜,北太平庄某老鸭汤店,安琪/摄)
唐欣/徐江。均是诗与理论的高手。(2008/8/28,夜,北太平庄某老鸭汤店,安琪/摄)
再一个。(2008/8/28,夜,北太平庄某老鸭汤店,中岛/摄)
侯马的侧面。还是帅得养眼。(2008/8/28,夜,北太平庄某老鸭汤店,安琪/摄)
安琪/侯马。各有所看,也是有趣。(2008/8/28,夜,北太平庄某老鸭汤店,中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