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新时期诗歌研究资料》

(2008-01-17 15:25:42)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文化

中间代

唐欣

分类: 安琪收藏
 http://images.dangdang.com/images/9180877_b.jpg  《中国新时期诗歌研究资料》(常文昌 主编,郭旭辉 编,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目录]
 
(注:目录中《略论中间代及中间代诗人》作者为中间代诗人、批评家、文学博士唐欣,现任教于北京某高校。——安琪)
 
在新的崛起面前
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与孙绍振同志商榷
崛起的诗群
——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
在“崛起”的声浪面前
——对一种文艺思潮的剖析/郑伯农
西部诗歌:拱起的山脊
一只没有壳的气球
——读《当代诗歌》一九八七年一月号“新潮诗”后的几点随想,兼议“非非主义”的主张
回归传统的台湾现代诗
——简介台湾现代诗的发展和现状
语言的奴隶与诗的自觉
——谈非非主义的语言意识兼答一位批评者
从四种角度谈诗与诗人
——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问
总体把握:反抒情或思考
——中国诗歌现状研究论纲
论艾青诗的意象世界及其结构系统
现代“游子”的梦幻
——也谈新乡土诗
诗与现实关系的调整
——八十年代新诗发展的一个侧面
新古典主义诗观
当代诗中禅道精神与现代主义之结合
死亡:大陆与台湾地区近期诗作的共同主题
世纪末台湾现代诗传播情境
新诗十三问
——《绿风》诗刊百期献芹
生命的突围与审美的重构
——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先锋诗人的文化策略
海子生涯(代序一)
八十年代以来台湾诗坛的三大流脉及其艺术视角
九十年代诗歌:叙事策略及其他
断裂·转型·分化
——九十年代先锋诗的文化境遇与多元流向
试答周涛的“十三问”
诗要突围
且慢经典
向艺术的败家子发出警告
关于新诗的懂与不懂?……问题之随想
丰富又贫乏的年代
——关于当前诗歌的随想
食指论
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
中国新诗知性化倾向的演变轨迹
新诗旧体共繁荣
——在’99中华诗词笔会上的发言
诗歌内部的真相
谢有顺君的公开信
思考比谩骂更重要
世纪末:诗人为何要打仗
高地上的奴隶与圣者(代序)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与当代诗歌主潮
论当前诗歌写作的几种可能性
我们和诗歌的现代冲突
八九十年代少数民族女性诗歌的四种抒情范式
——兼论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诗歌的出路
在非诗的时代展开诗歌
——论九十年代的中国诗歌
略论中间代及中间代诗人
附录:新时期诗歌研究资料索引
 
 
[内容介绍]
 
发端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中国新时期文学至今已走过了近三十个年头,在这三十年里,中国当代文学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作品支撑起了中国文学新的天空,中国文学迅速融入了世界文学的潮流并迎来了它最为辉煌的发展时期。“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甲种)汇编了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流派、文体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资料,全面梳理、呈现和总结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研究历史和研究脉络,旨在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的成就和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的现有水平,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和认识中国新时期文学提供科学的参照和理论的依据。本书为该套书中的一本,收录了数十篇关于诗歌的优秀的文学评论,同时以附录方式展现相关研究成果的整体索引。
新诗面临着挑战,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人们由鄙弃帮腔帮调的伪善的诗,进而不满足于内容平庸形式呆板的诗。诗集的印数在猛跌,诗人在苦闷。与此同时,一些老诗人试图作出从内容到形式的新的突破,一批新诗人在崛起,他们不拘一格,大胆吸收西方现代诗歌的某些表现方式,写出了一些“古怪”的诗篇。越来越多的“背离”诗歌传统的迹象的出现,迫使我们作出切乎实际的判断和抉择。我们不必为此不安,我们应当学会适应这一状况,并把它引向促进新诗健康发展的路上去。本书为“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甲种)套书中的一本,收录了关于中国新时期诗歌研究的最优秀的研究成果,集资料的系统性、学术的科学性、观点的多元性、筛选的权威性于一体,可作为高等院校图书馆值得珍藏的大型书籍,也是现当代文学研究者、文科教师、在校学生、社科院、作家协会、现当代文学学会等不可或缺的最有价值最有权威的参考资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