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其实没必要

(2007-12-01 13:39:11)
标签:

我记录

感动瞬间

文学/原创

分类: 安琪随笔
 
父亲发来短信,说过几天我那些寄放在朋友处的资料就会运到他那,他已让人专门做了书橱。所谓资料,就是以前我在福建时期发表的报刊杂志。我赶紧打电话给父亲,说不必做什么书橱了,就让它们呆在袋里好了。父亲说,这怎么行,已让木匠到家定制好了。我无语。
 
我想跟父亲说,这些资料对2003年以后的我来说已没什么价值了,我更多更重要的东西都在2003年以后,而它们,我自己都没保留。因为屡次搬居,我到北京后登有我作品的报刊杂志丢的丢,送的送。说来奇怪,因为自己是丢下一切离开家乡的,对家乡和亲人一直有种近乡情怯的愧疚,于是连同这些刊物都不敢寄回家,怕徒伤父母的心。这些东西对他们又有何用?
 
想不到,父亲居然这么重视,我于是搜找了一下手头现有的一些杂志,准备过些日子寄回去。总不能让父亲新做的书橱上都是2003年以前的旧货吧。
 
由父亲我想到老家《闽南日报》主编杨西北先生,他的父亲是现代文学史上中国诗歌学会创始人之一的杨骚,杨骚,1900年出生,1957年在广东省作协副主席的位置上因病去世,其时杨西北只有三岁。杨骚的三个儿子中也只有这个儿子子承父业,从事文字工作。在我看来,杨西北今生孜孜不倦的一件事便是,追寻整理父亲的文字,迄今已写了一部关于父亲的回忆随笔《流云奔水话杨骚》,在杨骚出生地华安县丰山乡建了“杨骚纪念馆”。今年十月我回乡,在朋友书架上看到上下两卷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杨骚文集》,编者就是杨西北。有一年,杨西北到北京出差,我带他到老舍故居,参观后他说,在故居墙上的某张照片,他看到了父亲。后来我带陈傻子他们去参观老舍故居时我一直想找到杨骚但没认出来,不知会不会是那张老舍参加中国文代会的那张,人很多,如果不是儿子,是认不出父亲的。
 
如果说,杨西北替他父亲整理资料是理所应当的话,则我的父亲要替我保存资料就显得令人尴尬和惭愧。在我的想法里,什么都不需要的,如果有那个价值,则后人会为你搜集,没那个价值,留了也没用。
 
是为一点小感慨。
 
                                  2007/1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