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闽南日报2007年11月12日

(2007-11-14 13:31:50)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文学/原创

分类: 安琪收藏
闽南日报2007年11月12日
闽南日报2007年11月12日 
 
安琪与诗坛“中间代”
 

⊙康城

 

金秋十月,漳州市图书馆举办了市出版成果展,在展厅里有诗人安琪的大幅相片和简介,橱窗里摆放着她的著作。开幕式之后,安琪才来到书展现场参观,并接受了在场记者的采访。10月下旬,我到厦门参加第二届鼓浪屿诗会,会上与安琪作了一些交流,不由得惊叹她这几年的诗歌创作和交流在诗坛上的影响。安琪这几年来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写作的诗文数量众多,《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等等刊物都有发表,诗作还被翻译到美国、韩国、以色列等国家地区。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韩国金泰成教授编选的《亚洲当代诗人十一家》,共收入了包括安琪在内的中国、韩国、日本、印度等国十一位诗人诗作,为安琪的诗歌交流打开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2005年,中国作协诗刊社、中国妇女报等联合举办的“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评选结果出来,安琪荣获了十佳之一。这是一次很有分量的嘉奖,100位著名诗评家、诗人和重要刊物的诗歌编辑担任专家评委。颁奖就在晋江举行。

而对于安琪来说,这些年来最辉煌的无疑是她参与的中间代诗歌活动。

1999年,由网络和诗刊推动,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一批诗人发起了一次影响广泛的诗歌写作大潮,打破了诗歌界90年代以来的沉闷,让人们重新关注青年人的诗歌写作。“70后”诗人们被接受了进入中国新诗的传统行列。此时,一批90年代中后期创作比较活跃的诗人感到了危机,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的作品,他们不约而同地在全国各地进行了结集展示作品的行动。比如北京和四川都有结集和展示,但是最后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来自福建漳州安琪等人发起的“中间代”行动。

“中间代”于2001年初露雏形,2001年安琪与广东诗人黄礼孩合作编辑了《诗歌与人——中国大陆中间代诗人诗选》,在诗歌界掀起了波澜,网络上第三说诗歌论坛作为主要平台进行了激烈的争论,2002年安琪与康城整理了相关文论,合编《第三说——中间代诗论》,继续中间代诗人诗作的交流和推广,2004年5月安琪与浙江诗人远村,与广东诗人黄礼孩合编的《中间代诗全集》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这部上下册,厚达2560页码的诗文集无异于在全国诗坛投入了一颗重磅炸弹,激起了强烈的反响,全国大部分目前活跃的诗人和评论家都关注并投入了讨论。这是继“朦胧诗”“第三代”“70后”之后推出的一批实力诗人。安琪发起的行动填补了90年代中后期诗歌写作研究的空白,至今,全国各大高等院校已有50多位专家学者对中间代进行了多方位的论述,对“中间代”这批诗人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中间代诗全集》已被北大洪子诚教授著作《中国当代新诗史》列入新诗事件,中间代业已得到广泛认可。而这一切,既是一代诗人的努力所在,也和安琪这些年的坚持不懈推广分不开。

安琪目前任北京《诗歌月刊》下半月刊的编辑。她策划了几期专号,比如全国地理诗歌专号、评论家专号、安徽百年诗歌专号、中间代专号等等,推出了“前朦胧诗”等极具历史价值的一些资料,反响不错,这些都是安琪这些年为诗歌界作出的努力。

福建是新时期文学以来中国几个重要的诗歌现场之一,而漳州有望发展成为福建省内继厦门之后的第二个诗歌胜地,一段时期,漳州诗歌写作和交流极为兴盛,和厦门的交流也相当频繁,可谓交相辉映。安琪无疑是漳州这批诗人中的佼佼者。我相信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安琪不会忘记自己走过的路,她今后的诗歌道路也将越来越宽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