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诗歌与人1917—2007中国新诗漂流书安琪翟永明黄礼孩 |
分类: 安琪收藏 |
在对历史人物表示尊重的同时,也给当下写作现场的诗人们足够的位置,这是本部百年诗选区别于同类选本的最大特色。
老巢的感言为:
把诗放在诗的地方,把诗人放在诗人的位置。
牙齿再掉落些
步履再蹒跚些没关系我的杜拉斯
我的亲爱的
亲爱的杜拉斯!
我要像你一样生活
像你一样满脸再皱纹些
牙齿再掉落些
步履再蹒跚些
脑再快些手再快些爱再快些性也再
快些
快些快些再快些快些我的杜拉斯亲爱的杜
拉斯亲爱的亲爱的亲爱的亲爱的亲爱的亲
爱的。呼——哧——我累了亲爱的杜拉斯我不能
像你一样生活。
《母亲》
每天我都在身上找出不同的母亲
字迹模糊的母亲
允许我用自己擦去你
你总是来去匆匆
牵着你的外孙女我的孩子
有时我看着自己始终搞不明白
家族的细线
如何穿躯而过
我随意地丢弃母亲的名义
我神经质地发现我尚未崩溃
多年以前我亲眼目睹了母亲发狂的一刻
一把躺椅扔进垃圾堆
因此我相信
我们总有一个要继承你的血液,我们将在某一天
疯掉,说吧,母亲:
我,还是女儿?
附二:《1917-2007:中国新诗漂流书》策划方案
策划机构:《诗歌与人》诗刊
策划人:黄礼孩 余 丛 世 宾
编选委员会:余 丛 世 宾 谢有顺 陈陟云 莱 耳 黄礼孩
缘起:
今年适逢中国新诗诞生九十周年,为了纪念新诗伟大的诞生,我们借此为契机,编选一本1917年以来的诗歌选本。
渠道:
《1917-2007:中国新诗漂流书》通过邮寄的形式在民间漂流、传阅。
时间:
2007年6月16日—2007年12月31日
说明:
1.中国新诗是一个伟大的开创,九十年的历程创造了中国新诗的里程碑,非常有纪念价值。
2.采取传统的邮寄方式来指认网络通讯的便捷性,警惕我们过多的浮躁和急功近利行为,是对生活中“快”的一种控诉。
3.通过新诗漂流书的行为,畅想恣意阅读的回归,诗歌文本与心灵的共鸣,我们重唤诗与人、书与人之间温馨的关系。
程序:
1.提出新诗漂流书策划创意,《诗歌与人》主编黄礼孩召集组成《1917-2007:中国新诗漂流书》编选委员会;编印《诗歌与人·1917-2007:中国新诗漂流书》样书。漂流书附有大量的空白页,供收邮的读者阅读后留下对中国新诗九十年的感言。
2.《1917-2007:中国新诗漂流书》在首届“诗歌与人·诗歌节”上举行启漂仪式,由《诗歌与人》主编、诗人黄礼孩将《诗歌与人·1917-2007:中国新诗漂流书》正式投递,由邮政局委派代表在仪式现场接收。
3.《1917-2007:中国新诗漂流书》首寄名单:九月派代表诗人郑敏,朦胧诗代表诗人多多,第三代代表诗人于坚、西川,女性诗歌写作代表诗人翟永明,中间代代表诗人安琪,70后代表诗人朵渔,80后代表诗人郑小琼及海外诗人。
4.凡收到《1917-2007:中国新诗漂流书》一书者,请每位收邮者认真撰写阅读感言或寄语,并邮寄给下一位朋友。在本年度12月底前收到漂流书者即为最后一位收邮者,一律邮寄回《诗歌与人》主编黄礼孩处。
5.《诗生活网站》同步对漂流书进行跟踪报道,每册漂流书以返回《诗歌与人》主编黄礼孩收寄为终止,并在适当时间内以《诗歌与人》漂流书专号的形式公开出版。
释义:
在这个崇尚快的时代,我们寻求慢的方式,来表明我们的姿态;在互联网消解了人的空间距离时,我们却用传统方式———邮寄,来靠近、搭建诗歌的桥;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诗歌是慢的,如同转眼间过去的九十年,新诗的可能仅仅是薄薄一册;漂流就像光阴本身,就像诗,当它起航时,就一直在路上,而终点从来都不是我们所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