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皮和他的《诗歌蓝本》/林茶居

(2007-05-23 18:40:28)
标签:

诗歌蓝本

老皮

林茶居

分类: 安琪收藏
(按:老皮和林茶居都是漳州人,我的好友。老皮此期《诗歌蓝本》我也很有感触,现转茶居此文,算说出了我想说的话。问候二位老友!——安)
 
老皮和他的《诗歌蓝本》 
 
           中间代诗人理论家/林茶居
 
 
从《龙海文学》到《诗歌蓝本》,老皮把“龙海市作家协会主席”这个角色做得越来越诗人——从2003年当选这个“主席”,他就开始以“龙海市作家协会”为主办单位办刊,原来还“文学”,现在都“诗歌”了。
从行医看病赚来的钱中拿出一部分来做文学与诗歌的事,老皮的这份持久的心性,在漳州文学圈子内众人皆知。不管是否为了尽“作协主席”的职责,这种行为本身就足以让人从内心去敬佩与支持。事实上据我所知,早在1980年代中后期,老皮就折腾着一份叫“江花”的油印小报。他的妻子当时就是其中的一个骨干作者;似乎,同为龙海诗人的黑枣,是因为这份小报而认识少女时代的他的妻子的——我没有问过黑枣,也许是“误读”,但正是这种“误读”让生活变得有趣些。
认识老皮有十来年的时间了。他喜欢用酒来确定立场和朋友。至于诗歌,他一般都不表态。在一些诗歌活动上,我没有听过他说过一句话。他只是坐在那里,抽烟,莫名地笑,若有所思,对于别人的发言一贯地不置可否。是什么让他保持着这样的“诗歌的沉默”?总而言之,你无法知道他的态度。在沉着与隐晦之间,老皮“老”得没有鲜明的一面。也许就是因为如此,他所做的刊物常常是容量大而满,看不到某种精神的倾向,包括我最近收到的这一期《诗歌蓝本——福建诗人博客专号》。在他这里,是不是“友情第一”呢?我并不是说,里面没有好的诗歌与文字,而是要强调,“好”的被很多“一般”的给淹没了。当然,老皮有权利这么做,这是他出资做的事,况且他也有自己的“好”的标准。这是我应该尊重的。
这些天,我都在翻着《诗歌蓝本》。很多熟悉的名字和句子,让我感觉到一种“朋友”的温暖——尤其是“洪威拉”,这个当年的小皮,老皮的儿子,而今已经长大成人,在厦门读大学了。关于儿子,在朋友面前老皮极少像一般的家长那样时不时地提上几句,印象中有一次吧,就说儿子学了什么,会了什么,就这样,没有期待,没有欣赏,没有惊奇。而在这期刊物,老皮一下子推出了儿子写的十篇随笔。我从中读到:“我知道,只要破碎的情感不会引来虚伪和欺骗,我就会把朦胧未卜的你看作是我的一次希望,我就会在这个希望里,埋葬过去的自己。”“刚下过雨的学校一片寂寞,偶尔听到雨水从四楼坠落的声音,像半夜醒来的女人的尖叫。”我不禁微微一笑,我想起了当年的小朋友是怎样在似水流年里成长为一个喜欢在黑暗中享受心灵的青春分子。无疑的,对我来说,小皮的这些青春日记是这期刊物中最有生命纠缠力的文字。
而就精神分量讲,当属“安琪的客厅”栏目的这一组文章最为厚实。这是安琪对郑敏、梁小斌、欧阳江河、西川、于坚、韩东等6位当代中国诗坛最重要人物的访谈录。以前陆陆续续看过,这次是集中阅读,所以感觉大不一样。从这些访谈中,你可以感受到安琪作为一个诗人的优势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诸如她对诗歌现状的了解,她对诗歌写作的把握,她对受访者的熟悉,她对诗坛流变的深入等等。做得好的访谈,总是能够把受访者的精神形成的要素与灵魂灾变的秘密以受访者自己的语言方式给梳理和呈示出来,并且使他在访谈的过程中突然重新定义自己或者产生重新定义自己的冲动。在这一点上,安琪做得不错。我相信,如果安琪坚持这样做下去,一定会拿出一本直接切入中国当代诗歌现场的好书。从诗学建设的角度说,它的意义并不逊于安琪多年来所劳心劳力的“中间代”运动。
而老皮的《诗歌蓝本》让这一组文章一并出现,也使得他和安琪的友情以诗的形式在一个显豁的空间里彼此激荡、互相映衬。我宁愿把它看作是漳州诗人的一种可贵的美德。
                                 2007/5/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刘丽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