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临时接受海峡都市报记者的采访

(2007-02-02 21:32:56)
分类: 人访安琪
安琪:临时接受海峡都市报记者的采访
(2007年2月2日夜。北京VS福州。QQ形式在线访谈。关于南京排行榜。)
 
 
一笛寒吹:你在北京吧?很冷么这几天?
安:在,还行,北京的冷不像南方想象的那么可怕。

一笛寒吹:这周想做这个庸诗排行榜的小专题,想听听你们的想法,就这个热闹非凡的新闻事件。
安:很应该,这是首创由学界组成评委的民间组织行为。

一笛寒吹:你觉得有炒作或恶稿的成份么?也就是说,从你诗人的眼光来看。这个整个排行榜真诚么?还有,孙文波的那首诗,你个人觉得如何?
安:没有,我感觉评委成员们是很严肃认真的,至于最终结果闹得这么大以致让人有炒的嫌疑并不是评委们的初衷.这些评委都是学界目前年轻有为的一批新生力量,我和他们因为刊物约稿有过联系.感觉到他们对当下诗歌的苦心。
这个排行榜我个人认为是相对客观公正严谨的。这些人都是学院教师,他们这样做是要押上自己的名誉和声誉的,他们不可能不认真。
孙文波那首诗当之无愧庸诗。最近几年,一些学院派诗人如孙文波包括臧棣等,突然不约而同以一个固定模式譬如孙的"与什么什么无关"和臧的"什么什么丛书",我以为都是学院诗人不接触社会而纯粹以强制写作的方式找灵感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如果成功了自然很好,不成功就是游戏,就是平庸之举。孙的这些"无关"系列已经做成集子,读起来有点为赋新诗强写诗的味道。

一笛寒吹:《章子怡漂不漂亮》入选庸诗,你觉得当之无愧么?李伟这个诗作者,你对他的其他作品有没有什么印象?
安:《章子怡漂不漂亮》是这次庸诗中争议最大的,它体现了学界眼光和民间眼光的部分冲突.我们知道,评委都是学界成员,他们相对会对诗歌有技巧\精神\语言等方面的"诗意"要求."章子怡"这首至少在语言感觉上不同于传统教材要求的"诗意",另外,它的意思也是一目了然的,因此被评委评为庸诗.但我作为发过该诗(该诗<诗歌月刊>上下半月恰好都发过)的责任编辑,我看发是,这首诗是好诗,它反映了全球化时代个人对公众人物如章子仪的个人看法,这是对连美都要被全球化的一种逆反和嘲讽.全诗语言貌似大白话,却极其机智.我对这首持肯定态度.
李伟是口语诗写作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的机智和内容上的反讽.我2004年编《中间代诗全集》时收入李伟几十首诗作足以表明我对这个作者的态度.


一笛寒吹:孙文波非常恼怒,一些登载了“庸诗”的刊物,对此也很恼火。你所在的那本诗刊有没有什么入围?撇开面子问题,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本次庸诗中的状元和榜花两首诗,因为成为“庸诗”,而广为人知,这是诗歌的幸事么?
安:《章子怡漂不漂亮>在我们刊物发过,发在2006年10/11合刊中间代特大号上.我们刊物是官刊民办,所以对我们没什么影响.当然,我作为责编,对此诗有不容置疑的拨乱反正义务:)
好在,这首是争议比较大的"庸诗",不像其他"庸诗",大家意见比较一致,都不争议.不争议就是默认它们的"庸"。
个人觉得本次庸诗藉此被认识,是孙文波的不幸是李伟的幸,因为前者经不起推敲和争议,后者至少会有相当多人认可。
孙文波的恼怒是因为他功成名就,没必要通过这种负面形式被再认识,呵呵。

一笛寒吹:但许多人提出质疑说,评委的构成问题,就是评判资格,南京占了大多数。
安:诺贝尔奖评委不也都由瑞典皇家学院成员构成,他们不也都不创作小说诗歌散文什么的,但谁能否定他们的工作?一个奖项能够引起关注就是这个奖项有影响力的表证.岁末,各种排行榜或者十大什么什么的很多,只有这个奖引起强烈反响,我想与它的评委构成及大胆开创评劣评庸大有关系.要知道,学界中人一向以谨小慎微,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为保身之本啊。
 
一笛寒吹:在十首庸诗中,除了《章子怡》,还有哪一首你觉得不该入到庸榜中去的?
安:其他的庸诗该大体不差吧,因为没呈现文本给大家评判,所以我也无法具体指认.

一笛寒吹:李伟的这首,确实读来好玩。你有他的联系方式么?呵。如果有李伟的联系电话,我跟他聊两句。
安:天津区号是否022,是的话李伟电话:02223738313。
他上周给我打过电话,这是手几存的,不知是不是,你打看看.他个人对这个榜没反感,并且也认为他那首是好诗。

一笛寒吹:谢谢!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像这样的排行榜,在你看来,会给诗坛带来最大的良性预期效果是什么样?你觉得乐观么?
安:这个排行榜对诗界四平八稳的官面评选是个冲击.按评委小组的意思是要继续做下去,但愿他们能够顺利,据我所知,他们这次承受很大的压力,这压力不仅来自于入榜作者.希望经由此榜,能够带动诗界更多人来做这项选优批劣的工作.至于这个榜能否继续下去则视评委们承担压力的勇气而定,我无法做出乐观或悲观的预测因为我不是评委,无法感受到具体的压力究竟有多大。

一笛寒吹:好的,谢谢安琪。打扰你了。我写你的身份时,该如何写?
安:新世纪十佳女诗人,中间代概念首倡者,诗歌月刊下半月编辑,能都用就都用,太多的话你选一下。

一笛寒吹:好的。非常感谢!我先下。
安:再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