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安琪随笔 |
到中国现代文学馆参加《诗刊》创刊五十周年庆典。看到很多很多久闻其名的人。主要是看到铁凝很惊讶,铁凝还保存着小女生的羞涩和惊乍举止,看起来挺可爱的。
谢冕老师依旧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活力。因为刚和谢老师做了个访谈,赶紧也合照了一张。以前照过的放在老家了。
谢老师连说我聪明,嘿嘿。
邹静之近几年难得在诗歌场合看到他了,今天也来了,瘦了不少,中国第一名编啊。最近我正在研究剧本,觉得这碗饭不好吃啊。难得邹静之一编再编,再编三编无数编了。
和梁小斌老师说起前阵网络那事,提醒他,以后别轻易见人了,省得不明不白被扯进去。
寇宗鄂老师过来说,他不上网,但他女儿看到了我写青春诗会感谢他前卫的文章了。我笑,不知说什么话好。还是那句话,感谢有眼光的寇老师选用了我的《庞德,或诗的肋骨》和《出场》。那是我至今依然很满意的两首长诗。
林莽老师忙碌着,毛衣微卷,亲自在那传送纪念品给领导人在台上颁诗刊老编辑们的贡献奖。
高星起哄同桌共宴的王久辛上台说话,这家伙满脸坏笑显然不怀好意。王久辛顺水推舟,果然上去言语一番,谭五昌感慨地和我说,我们就不敢。我说,当然当然。
郁葱老师依然很仁爱,专门过来互道珍重。
荣荣比五月份干练许多,精神许多。还是很大姐风范。
以《狂雪》闻名的武警诗人王久辛大校,每次见面都说要给他刊物看看,结果都没寄。此番相见,他揭了我这短,我说,不如你到我办公室来拿好了。会议结束,他驱车送潭五昌回家后还真把我捎到编辑部,拿了几本刊物。王大校在编辑部醉卧半天的酣眠状当时忘了让不伟拿相机拍下:)
林林总总,不再叙述。
对了,纪念品是一套非常厚重的全本《红楼梦》,清代孙温绘图,周汝昌题诗。对我这个红迷而言真是好礼啊。
为了纪念五十周年,诗刊社还精心编辑出版了《诗刊50周年诗选》(作家出版社),本人诗作《阴山在后》入选。目录明显是福建籍的入选诗人有:冰心、舒婷、汪国真、蔡其矫、叶玉琳、郑敏、安琪。(不排除我不知道的籍贯为福建的老诗人)
诗刊上半月2007年第一期全部是相关贺词、历史等,没有发表作品,2006年12月号的下半月则为纪念专刊短诗专号,发表有本人诗作《龙潭湖庙会》。这些,也都和纪念品一同放在一个红色手提袋里。
是为记。
附:
《阴山在后》
类似我曾见过的贺兰山,阴山,那么低,远远看去
黑褐色的阴山在赤勒川的歌谣中静静绵延
环呼市一圈
我站在昭君墓上,昭君墓又名青冢,一年四季,这里的草
常绿,有如一个奇迹,当秋风遍扫,黄了绿叶只有昭君墓
青翠依然,不老的昭君头顶青丝
青翠依然
而阴山在后,我不知道赤勒川在哪里
风吹过来
我把头低了下去
他们说,牛羊真的不见了。
他们说,牛羊遍布,尘世人间。
《龙潭湖庙会》
记得那个阳光嘈嚷的微晒的下午
风紧,我们裹着棉衣
把车停在护城河旁
她是你的母亲
也是我的母亲
记得那个人声鼎沸的微冷的下午
小吃、杂耍,夹杂各色各样小玩意
我们三三两两各自行走
偶尔走近
相互搀扶
偶尔离散,各奔东西
你看见白头发的父亲在满目的红里
宽厚地笑着
他是你的父亲
也是我的父亲
当我在恍惚中忆及这一切
庙会像全天下穷人们的幸福时刻
有着短暂平凡的世俗之乐
我们一会儿走近
一会儿走远
在有太阳和风的下午
四双眼睛遥遥拉住
四颗心共同保管欢乐
和离愁
前一篇:今天
后一篇:诗刊创刊50周年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