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安琪老巢赵丽华 |
分类: 安琪随笔 |
今天,编辑部很热闹,赵丽华、叶匡政、牧野、沧桑都到编辑部来了,老巢为此专门从通州赶了回来。原来,赵丽华是到北京参加凤凰卫视戈辉梦工厂的录棚和北京电视台的录棚来了。牧野诸位是作为佳宾陪同的。
大家在一起,话题自然跑不了近期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经过网络恶搞的赵丽华,明显消瘦许多,但精神状态还好,思维之敏捷不减当年且有经过锻炼之后愈发矫健之气象,让人不觉为她高兴。一切正在往有利于诗歌的方向发展,在此之前,公众媒体没有给诗歌任何机会,现在,赵丽华出来了,虽然是被迫推上前台,但因为赵丽华本身的气质和才华在那里,她的出场对改变媒体的误会,对此前被妖魔化的状况是有扭转的作用。
我们都鼓励赵丽华应该继续讲话。我看过新浪赵丽华的访谈,谈得很有见地,赵丽华认为,她接受凤凰网的发挥更好。对下午接受北京电视台的访谈,她也很有信心。
无论如何,一切都在向着有利于诗歌的方向发展。这是赵丽华事件的一个良好转变,大家都为之高兴。
下午,王文海也过来,供职于某部门的王文海也是《诗歌月刊》下半月的老朋友了,此次前来,恰好遇到诸位,不免互道久仰。赵丽华他们先行撤退去录棚。留下的继续交流,话题转向叶匡政刚刚在博客推出的“文学死了”的话题。叶匡政滔滔不绝一再阐述他的观点。该文目前被放置到新浪页面,相信又会引起新一轮争议。
因为忙乱,我还不想撰文批评,但我对叶的观点肯定持反对态度。大家都还在边上坐,临屏匆匆,算是今天的博客。
今天上午,我的热血又沸腾了一次。事情是这样的,我在公交站台等车时遇到一问路青年,双方简单交流后我获悉他是去海淀人才交流中心应聘IT行业的,78年出生的哈尔滨大学毕业生,一时间热心肠又出来了,当场跟周瑟瑟电话联系,推荐了他。我知道瑟瑟是IT业的权威,经营着一家公司,瑟瑟很给面子,定下下午和那个青年联系。
之后,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就这么凭一时的激情,凭他给予我的朴实感觉,就把一个陌生人推荐给瑟瑟,我知道我的血终究还是热的。
是为记。
前一篇:我每天都会到这里去关注这件事
后一篇:文学死了吗,兼对叶匡政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