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礼孩诗作入选《大学语文》说起
文/安琪
礼孩在邮件中说他的诗作被选入大学教材,闻之心喜,想礼孩这么近的朋友都被选入大学教材,那教材也就不那么遥远,既不那么遥远,也许有一天,我们也闯了进去呢。
后来就在诗生活网站上看到消息,礼孩入的是武汉大学版本的《大学语文》。该版本已在武汉大学使用,并将陆续在其他大学使用。武汉大学,真好,说起来也是一所名校,礼孩是和余光中、北岛、海子一起选入的。中国现当代及外国诗歌单元中,选入的中国诗人也就他们四个,真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说起来和礼孩是不折不扣的老朋友了,老得不都不想细说从头,因为要费太多笔墨的缘故。这个70后发起人,中国第一名刊《诗歌与人》的创办者,几乎获得了诗界的一致认可。他为人低调宽厚,所做的诗事又十分漂亮,是诗界少有的没有坏口碑的一个朴素者。他的诗和他的人一样,单纯透亮,像他喜欢的露珠和阳光。礼孩此次能够和北岛、海子并列入选《大学语文》,与他代表的一个时期的写作大有关系。
在我看来,武汉大学版的《大学语文》所选之四人颇具含义:余光中自然是以台湾乡愁派诗人身份入选,北岛则是中国新时期朦胧诗歌的开山祖,海子则以其巨大的原创性和死亡的悲剧性成为90年代中国诗界不可替代的这一个。而礼孩,在我看来,则代表了诗歌宁静光明的一面,同时他在新世纪所做的诗事无疑对中国诗歌的代际概念产生重大影响。也就是说,北岛、海子、黄礼孩,都是对中国诗歌历史进程产生过影响的人。
这,或许是他们被选入的原因。
中国教育界这几年改革的一个成果在我看来就是,敞开了编写教材的门,似乎每一所大学都可以编写自己的教材?2005年我就曾参加过安徽师范大学杨四平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只不过我是参与撰写而不是自己入选,据我所知,安徽师大版的《大学语文》也入选了若干诗人,我撰写的三人中就有两个是诗人,只不过柏桦是以散文入选。这种敞开式的教材编写有利于打破垄断的教材大一统格局,还教材编写于客观公正,至于哪所大学编写的教材被接受认同面广,则视该所大学编写者的识别力和判断力了。
当然,不是每所大学都有能力和精力编写自己的教材,这就为那些有能力和精力编写教材的学校提供了普及的机会,我个人自然是希望每所大学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材,这样就可避免小圈子化的传道授业,而让更多优秀的不为某些人成见的诗歌得以推广。
我这话是有根据,我曾旁听过某著名高校某诗人教授的诗歌课,他课堂所例举的诗人诗作全部是他的朋友圈子,嘴巴在人身上,他要讲谁是他的自由,我所能做的就是,尽我之力普及我认为的优秀的被埋没或刚露芽的诗人诗作。虽然我没有讲台,但一本《诗歌月刊》下半月也许能帮我实现这个小小的梦想。
2006/10/9
通联:100006北京东城区灯市口大街75号中科大厦A320 诗歌月刊下半月 黄江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