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安琪文论 |
试读雪峰《一次性》
前言:雪峰今天在诗歌月刊下半月论坛贴出《一次性》一诗,因为家中电脑的缘故一直无法细读。现看到本诗在博客,索性逐句读读看。
《一次性》
(题目好,有多重歧义效果。尤其“性”引申出的中国式联想。相对于雪峰迄今为止的所有题目,此题最具前卫性和先锋性。通常而言,有一个前卫先锋的题目,意味着正文的写作有了一个高的起点。对新手而言,应该给自己设置一个“出新”的题目而非大众化的题目,这有利于自己往自己的方向行走。——安)
我所说的一次性
(开篇点题,解释一次性,其中“所说的”三字,暗示我们,本诗可能别有其意。——安)
你们可别误以为仅仅是
随便一用就扔掉的方便筷
打包盒
方便袋
香烟盒
矿泉水瓶
你们可别误以为仅仅是
随便一用就扔掉的方便筷
打包盒
方便袋
香烟盒
矿泉水瓶
(列举合理——安)
等等等等 统统不是
等等等等 统统不是
(“统统不是”画蛇填足,似可删掉——安)
这些物件太小 不足为怪 不值一提
这些物件太小 不足为怪 不值一提
(点出原因:“太小”——安)
我所说的一次性
很大
大得不得了 大得没边 大得吓人
我所说的一次性
很大
大得不得了 大得没边 大得吓人
(虽然很直白,却是很朴素的口语家常话,有趣——安)
我所说的就是 白天 和黑夜
我所说的就是 白天 和黑夜
(点题:大之为大乃是白天和黑夜,至此,读者若有所悟,白天和黑夜好像真是一次性的,但一般人真还很少往这里想。这就“出新”了。)
没错
没错
(隐隐觉得这两个字有点破坏了语感。——安)
黑夜是白天的死尸
黑夜是白天的死尸
(前卫出来了,一下子把前面日常口语的句子带进现代诗意境里了。比喻突兀却又自如。建议死尸改为尸体,或遗骸——安)
白天是黑夜的继承人
白天是黑夜的继承人
(建议“继承人”改为“还魂”,如果是继承人的话那它还是尸体啊。)
它们就是如此这般的前仆后继
繁衍 不息
它们就是如此这般的前仆后继
繁衍 不息
(好,把生活的真实用诗歌表达得很到位。——安)
这肯定是真实的
白天从早晨出来 奔波劳累
到了晚上
它就死了
这肯定是真实的
白天从早晨出来 奔波劳累
到了晚上
它就死了
(想象在第二段的基础上递进,非常好。写出了白天的具象形式,把白天当成一个活物来处理,它会劳累,会死。——安)
此刻 我就幽灵一样 走在这具死尸里
此刻 我就幽灵一样 走在这具死尸里
(非常好,把自己放了进去,和白天黑夜协调起来了,这样易于进一步阐述。这句“走”用得漂亮。还是建议死尸改为尸体。——安)
夜的死尸太大 它倒在天地之间
夜的死尸太大 它倒在天地之间
(特别棒,把夜具象化,呼应了前面把白天的具象化,而且有种蔓延无边的表现力,夜的尸体倒在天地之间,大手笔的写法。——安)
那各式各样 明明暗暗的灯
都是它的创口
那各式各样 明明暗暗的灯
都是它的创口
(继续对夜的阐述仍然很到位。这里对灯的比喻可以再丰富和个性化一些,各式各样明明暗暗是比较平常的与灯进行组合的词汇,别偷懒,再想一下更有新意的词。——安)
那苍白的月亮以及颤栗的星群
那苍白的月亮以及颤栗的星群
(颤栗用得好,这就是对星群的完全个我的表述。——安)
是上帝对它的怜惜
是上帝对它的怜惜
(这句失败了,一落入俗套;二,上帝是一个非常老旧的词,一般人一般情景很难用好;三,怜惜也是一个非常老旧而矫情的词,用在这里使全诗变软了。总之,这最后一句没有对全诗起到加分的作用,反而是减弱了前面一层一层的铺垫和推移。建议重想本句。——安)
最后总建议:要再补写一节以便把题目《一次性》再拉回来。这节不一定要长,但可能是必须的。——安
前一篇:几件事
后一篇:应凸凹兄之约,写写龙泉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