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安琪老巢黄礼孩诗歌月刊中间代特大号 |
分类: 安琪随笔 |
《诗歌月刊》下半月2006年7月编后
拿到光滑清新的《诗歌月刊》2006年7月号,真是高兴,深绿的封面保持了刊物一以贯之的大气,各具特色的诗人脸谱和签名真是令人喜悦和震撼。
内文的版式疏密结合很得体。和前面几期相比,本期诗歌月刊增加了诗歌份量,共有四个栏目关于诗歌,四川诗人小辑、福建诗人小辑、原产地、校园长镜头。除了原产地,其余三个栏目均采用三排,看起来依然很好,一点不拥挤。
而每个栏目过度页的照片采用的是和封面配套的参差排法,特别前卫和新颖。
美编王一真聪明,只要给她一个建议,她就能丝毫不差地完成,并且完成得比你给的建议还好。从第四期开始和王一合作就很愉快,不累,不太操心。全部的想法只要你有,她就能贯彻。
原产地这期基本上都选自诗歌月刊下半月论坛开坛以来锲而不舍贴在我们坛上的诗稿。我们刊物今年许多栏目都以特约和主编老巢访谈为主,发原创诗歌的栏目只有一个原产地,应该说,在我们刊物发诗比较难。当然,两个专号(博客号和地理号)除外。所以,半年下来,许多在论坛上贴诗的诗人就没有机会上。
但这不表示我们没有在读论坛,老巢、不伟和我几乎是个个流览,只是不伟答得我,我答得少罢了,但也已经把好诗下载。客观地说,论坛上贴的诗大部分质量有欠缺,通常这些人都是新手。在这个情况下,幽云、十鼓、远观、乐思蜀、王征珂、野川、雪峰、乔光伟等人的诗歌让我们觉得很满意,在他们陆续贴出的地址上才知他们身处祖国的四面八方,有的还是80后,真好,以后这些人会是我们继续跟踪的对象。
一个好的编辑,看到好诗好稿,身上的血会激动,会兴奋,曾看过刘春回一个无赖指责他交换稿件时也说到这一点,刘春是个好编辑,从他回的贴子看,因为,他也是这样说的。好编辑不会为了照顾而把自己的版面编得低级的,这版面不是他自己的,是诗歌的,是诗歌的良知的。好编辑都希望自己编出的刊物赢得一片喝彩。
和老巢合作是一件愉快的事,他大气、心胸开阔、不嫉贤妒能。对好稿,他一样欣喜,而且我们的审美趣味基本一致,高手与高手之间是会惺惺相惜的,我们都喜欢那些高手,诗歌的高手,理论的高手。
每次我把一些编辑想法向老巢反映时,他都能在聆听的基础上给予充足的补充。像这期,本来鼓浪屿诗歌节我是没安排外省诗人写鼓浪屿这个小节的,我觉得那种现场强逼的稿件并不能代表诗人们的水平。老巢说,不管能不能代表,它至少是那次鼓浪屿诗歌节很有趣的一个点,而且,关于诗歌好不好也不是我们说了算。我同意。刊物出来效果很好,一来是这些外省诗人都是赫赫有名的,给这个栏目增色了,二来,这个栏目也体现了诗人们的机智,那种瞬间写作的擂台效果也很有意思。
遗憾的是,蓝蓝写的鼓浪屿因为《厦门日报》那个专刊没有编发,蓝蓝又没存底稿,我又发短信又到蓝蓝博客留言,无奈均未等到回音,只好没有她了。没有蓝蓝的鼓浪屿,少了几许温柔的水份。
老巢和小翟、蓝棣之的对话,“亲历与批评”栏目,可读性都很强,详情请见刊物,此处不一一卖瓜了。
第八期是诗歌地理特大号,相信又会有一番新天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