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贺剑 摄影 朱军 高原 赵明 蔡卓男
5月12日下午,作为“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泉城系列活动之一的“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评选暨女性诗歌研讨会,在润华世纪酒店会议室举行。入选“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的9位女诗人以及来自北京、济南等地的多位诗评家参与了座谈。与会者从女性和诗歌的关系、女性诗歌创作历程、女性诗歌创作遇到的困惑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女性和诗歌的质地是一样的,都有着“水一般的灵性”。
吉狄马加(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
对于中国诗坛来说,评选“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无论是在中国古典诗歌史还是中国新诗史上,女诗人们写出了很多光辉的诗篇,她们的创作见证了我们面向未来、面向新的历史时期的历程,也见证了我们这个时代。
叶延滨(《诗刊》主编):
每一个女诗人的追求不可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新时期以来,中国诗坛涌现出如此多的女诗人,这是中国社会走向开放,走向平等,开始从只有一种性别色彩的状态中走出来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
吴思敬(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较之过去的女性诗歌创作,新世纪女性诗歌的创作由关注身体的欲望写作,转到了关注精神的灵性写作。新世纪的女诗人在永不休耕的田园里默默播撒着诗歌的种子,我相信她们所播撒的诗的种子终将会在当代人的心中成长起来。
袁忠岳(山东师范大学教授):
女人是天生的诗人。因为女人的质地和诗的质地非常紧近,就像贾宝玉说过的那样:“女人是水做的。”这和诗歌的本质是一样的。
孙基林(山东大学教授):
新世纪的女性诗歌,甚至包括整个诗歌写作,回到了自由和多极的写作状态,这是跟新世纪这个时代的特征相关的。
蓝蓝(“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之一):
我觉得一个女人写爱情、写孩子,一点也不会降低她的诗歌作品的艺术性。我希望有更多的有见地的批评家对女性诗歌多投入一些精力,多投入一些关注。
鲁西西(“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之一):
作为一个当代诗人,不光是女诗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非常多,包括个人化的难题、个人和现实危机的难题以及精神危机等等。我对自己的一项要求就是诗歌不能给我带来难处,使我变成一个反常的人。
安琪(“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之一):
如果生活和诗歌相比较的话,我选择生活。我想把诗歌的手丢开,躲得远远的,这样生活会走得比较顺当,比较愉快一点,比较心情平和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