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金是否可以继续当<收获>主编?

(2006-03-23 13:26:11)
标签:

巴金

去世

收获

主编

朱建国

程永新

分类: 安琪随笔

 

如此刻意而为,令人迷惑不解

 

 

 

                          /安琪

 

 

杂文家朱健国状告《收获》杂志用巴金名义打虚假广告案日前在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开庭,虽然当庭并未宣判,但已逝的巴老是否可以作为主编依然保留在《收获》封面,无疑会引来新一轮的探讨与质询。

犹记得年初,当2006年第一期《收获》杂志依然把巴金名字放在封面并继续冠之以主编时,网络上就曾起过小小波澜,善良者以为或者是编辑或校对失误,当然,大多数人都明白,失误概率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连巴金老巢《收获》都有这种失误的话,这世界还有什么可以相信的。于是,问题便只剩下一个:究竟《收获》杂志用什么理由留下已逝的巴金?

今天,《收获》杂志终于在成为被告之后给了我们一个解释:“这确实是我社刻意而为,是我社同仁向巴金先生表达崇敬之意和进行追思纪念的一种特殊方式。”呵呵,早就知道这是他们刻意而为,但如此刻意而为,委实令人迷惑不解。

不解一:死者挂主编,而且还不带黑框,这真是旷古未闻的一大奇事。所谓主编,在这里不仅是一个名词,更应该是个动词,即主持编辑之意。一本刊物,主编作用不容忽视,他决定着该杂志的走向和品质。如果说,巴老生命的最后几年因为疾病而无法亲自主编但仍挂着主编名字,体现的是巴老在现代文学史的成就及对当代文学的影响的话,那么在斯人已逝却仍然让他坚守岗位,我以为这不仅不能表达对巴老的崇敬,反而有可能对巴老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大家都知道,巴老后期是以讲真话著称的,这一个讲真话的巴老如何能够允许后人用虚假的方式来表达对他的崇敬呢?死者无法做任何事这是常识,这一个常识被以“崇敬”的借口白纸黑字印在封面上,无论如何总是不妥的。

不解二:一定要用这个方式进行追思纪念吗?鲁迅先生说,死者倘不活在生者心中,那他就真的死了。现在,《收获》杂志同仁赫然把巴金不带黑框印在封面,不知道是不是表示他们不想把巴老放在心中,不放又说不过去,所以就用一个封面代替简单了事。如果不是这个原因,我一时还找不到他们如此做的理由。追思纪念的方式有很多,在杂志上开辟一个纪念巴老专号可以,组织一个巴金创作生涯回顾展也可以,设一个巴金什么什么奖更可以(据说巴老后人不同意以巴金名字设奖),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就是把巴金仍然放在封面当主编不可以。这个头一起了后果就严重了,那些原先当过某某杂志某某日报主编的名人们,是否也要从地下托梦给后人,让他们的后人找到这些杂志这些日报,也把他们的名字重新放上,否则,他们就是不被崇敬不被追思纪念了呢?

更有意思的是,《收获》杂志副主编程永新还说,我认为朱健国就是为了炒作自己。这可真是高论,如果朱健国此举真是为了炒作自己的话,那也绝对是跟《收获》学的:这世界有什么比把死者拉来当主编更能炒作自己?

本文纯属就事论事,丝毫不想损害巴老在读者和我心中的崇高地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