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春晚的收视主力军是亿万农民
(2011-02-05 10:34:20)
标签:
农民春晚红烧肉央视收视率年夜饭文化秦玉龙杂谈 |
分类: 老秦乱弹 |
央视春晚的收视主力军是亿万农民
秦玉龙/文
笔者之所以把春晚比作年夜饭桌上的一盘红烧肉,理由很简单。城里人或文化精英们早些年也爱吃红烧肉,是因为我们大家都馋肉。现在,城里人或文化精英们不爱吃或者嘴上说不爱吃红烧肉,是因为他们吃腻了。但相对于物质、精神上都不是很富裕的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来说,过年吃春晚这盘“红烧肉”依然很解馋,很给力。笔者所在的甘肃省平凉市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农业市,全市229万人口,城镇人口只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多。在平凉城乡,我敢肯定地说,春晚收视率一定高于全国平均收视率,只要有电视的农家,大年三十夜几乎都在看央视春晚,虽然不是100%,可也不低于95%以上。就是在平凉城市里,少说也有一半以上的人看了春晚。原因很简单,除了看春晚、搓麻将、挖坑、上网,大多数的老百姓除夕夜还能干什么呢?“春晚已是中国人年俗的一部分”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不信,您去问问家在农村或身处陋巷的那些人,春晚就是一道很解馋的“红烧肉”。
如果说,看春晚是一种节日化、习俗化的习惯,那么,骂春晚也是一种社会化、情绪化的习性。实话实说,我们当中很多人根本对春晚已经没有真正的要求。我们看央视春晚,只不过是应习俗过节日罢了,至于节目是否精彩,似乎不太重要。既然选择看春晚,按理说就应该接受他们的节目安排,这就好像看电视剧,不喜欢就别看,没什么好骂的。我连续两年春节就没好好看春晚,好像也没少什么。可是,节后在和别人讨论起春晚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数落了它几句,原因很简单:横挑鼻子竖挑眼显得我很有水平,挑战春晚大舞台更显现我草根本色。至于春晚节目真的如何,不重要!无所谓!
奇怪的是,既然央视春晚年年被人“骂”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就不应该出现年年收视率占据第一的现象。毕竟,遥控器掌握在我们手里,如果全国人民万众齐心的话,轻轻一摁就可以轻易结束央视春晚收视率的神话。可是,没有人愿意这样做,原因也很简单,习惯了,突然不看春晚就像过年没吃饺子一样,心情难免感觉有点空落落无处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