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秦玉龙
秦玉龙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432
  • 关注人气:2,1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私奔”的公车在为谁忙?

(2008-11-02 12:45:01)
标签:

公车

公家

公事

车号

老百姓

平凉

休闲

分类: 老秦乱弹

“私奔”的公车在为谁忙?


  近来,有关公车私用的话题再度成为媒体、网民关注的焦点。许多网民发帖质问:中国城乡随处可见的公车私用现象为啥屡禁不绝?一位网民说:他每天去学校接送孩子,看到很多单位公车来接送自家孩子上下学。这里面有警车、急救车、机关单位公务车、执法车,还有一些单位的所谓“专用车”。他认为,这种行为不但有违社会公平原则,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了政府形象。
  其实,在中国,公车私用已是普遍现象。公车捂上牌照充当婚车、礼拜天开着公车钓鱼、公车送子女上下学、公车拉家人游玩等。所有能用公车的地方,没有不用公车的,所有有权动用公车的公务员甚至公车司机没有不充分使用“权力”的。
  “公车管理之难,难不在车子,难在坐车的人。”不少老百姓这样说。在民间,关于公车使用有这样一个“三分法”的说法:办公事占1/3时间,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私用占1/3时间,司机私用占1/3时间。也许,在这些有机会或有条件使用公车的人看来,用一下公车有啥值得大惊小怪的,闲着也是闲着,借来用用难道不可以吗?问题是,你在利用公车接送子女上下学、拉着家人外出游玩、走亲访友的时候,牌子是耍足了,面子也挣足了。可是,有谁会说:这油钱我自己掏,不占公家便宜。既然烧的是公家的油,花的是公家的银子,那老百姓自然就有权利来过问:公家的钱是纳税人的钱,你随便乱花纳税人的钱,纳税人就要来质问你,制止你,这是正当的诉求,既不是大家伙眼红你有公车坐,也不是给坐公车的人找事,只是感觉很不合情也不合理。
  这里有一组权威数字。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冯培恩和刘光复在去年两会上称,每年各级政府官员公车私用费用达2000多亿元,几乎和2006年的国防开支相近。
  在我们甘肃平凉,那些挂着各式牌照的公车每天进进出出,为公事、私事奔忙着,老百姓已经对其已经很熟悉了。就连农贸市场那些卖菜的,也能一口气报上一大串常在街上过往的各单位公车的车号。而每逢周末,我们在平凉城区各大商厦、饭店的门口,看到排成长龙的车辆里,公车占了一半多。自然,这些在周末出来“晃悠”的公车肯定不是为公事繁忙,而是为某个人、某个单位干部员工的私事奔忙。县城的公车拉着家人、亲朋来平凉城购物、游玩、吃饭喝酒。平凉城里的公车,则拉着家人、亲朋去县城游玩。反正耗损的是公家的车子,烧的是公家的油,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既然大家都在用,为啥我就不能用?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公车私用的刹车系统已经失灵,急需调整。不用说,公车私用是一种特权意识在作祟,解决之难,只是因为自己对自己下不了手。你想想,假如我是某个单位的领导,听到反映“有人私用公车!”我是管还是不管呢?我要是不管,有点说不过去。可我要是管,向公车私用的人“下刀子”,就如同向自己“下刀子”一样疼痛,因为我的屁股底下就有一辆公家的坐骑,且经常或偶尔也会私用。
  实际上,公车私用在全国算不上啥新鲜事了,老百姓形象地称其为“车轮下的腐败”。资料显示,2007年全国公车数量为522万多辆,年消耗公款4000多亿元。公车私用在给财政造成惊人负担的同时,公车也早已异化为身份、地位、权力的象征,成为孳生腐败的温床。虽然老百姓对此诟病已久,但是公车私用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其实,每一辆公车的“私奔”,都是权力的一次“红杏出墙”。因为开私家车烧自家的油,谁都会心痛,从而会控制开车节奏。而坐公家车,烧公家油,没多少人愿意谈节约。源于此,遏制公车私用不仅仅是为了省钱,更是为了制约公权力的滥用。
  下面,是一位网友对制止公车私用出的点子,虽然不够成熟和细密,但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1、将公务车号向社会公布,接受民众监督。在媒体上公布所有公务用车车号,并公布举报电话,群众若发现公车非公务出行或公车私用可以举报,要求查处,并公布结果。
  2、节假日封存公车,统一管理。以一个县、区为单位成立公务车管理办公室,制定详细管理办法,各部门、单位用车根据需要申请。节假日则对公车进行封存,不许私自外出。
  3、发放车船费补贴,鼓励私人购车。凡公务人员私人购买私家车的,可以凭“公事出车申请单”报销汽油费,每月给予适当修车补贴(这一项要慎行,避免蜕变为变相“发红包”)。
  4、制定各个级别的公务车费用等级,并按照等级核定公务用车费用最高限额,突破限额费用自理。
  当然,再好的办法没有好的管理和执行力也是白搭,关键是公车使用管理制度失效或缺位,监督措施、渠道不完善,不畅通。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应该站出来提建议,出点子,想办法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