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得倒牙土得掉渣的平凉人
(2008-09-23 17:09:40)
标签:
雅言土话方言甘肃平凉文化 |
分类: 半瓶子专栏 |
雅得倒牙土得掉渣的平凉人
但凡外地人初到甘肃平凉,俺们平凉人请客人吃饭,劈头一句:“你想咥啥呢?”问得客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乃至于好多外地朋友问“半瓶子”:你们平凉土话“咥”是啥意思啊?
其实,事实恰恰相反,我们平凉人说的“咥”不是土话,而是雅言、古话。咥(die音喋),吃的意思。《广雅·释诂》解释:咥,啮也。《中山狼传》:东郭先生问狼,我救了你,你“反欲咥我?”狼说:像你这样的人,“安可不咥?”你看,是不是我们平凉人文脉长得很,说出来的话不但不土,而且雅得倒牙。不过,时至今天,平凉人爱说咥,那意思可不光是吃饭那么简单了。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口气下,说出来的意思那可大不相同。比如:这怂弄下这事不好办,把人给咥住咧!这里的咥表示某人面对难题没方子咧,感到束手无策进退两难了。再比如:我把那怂咥了一顿,把娃给咥美咧!这里的咥表示把某人打了一顿,而且打得不轻。还有:今个早上咥咧一大碗羊肉泡,把人咥美咧!这里的咥表示吃的意思,而且吃得很饱很过瘾。
不管是“把人给咥住咧。”还是“我把那怂咥了一顿。”以及“这一顿饭咥美咧。”平凉人在对上古语言继承的同时,也赋予了它新的含义。依照“半瓶子”的理解,咱们遇到难题说“把人咥住咧”,不仅可以解释为“嘴塞住了”,也可以解释为“心眼塞住了”。你想想,嘴塞住了就不能说了,心眼塞住了就不能想了,那就手掉下了,实在是喇嘛蚤沟子呢——没法咧。而把打人叫“咥”,可以和“饱”联系起来,像普通话所说的:把某人饱揍了一顿,和我们平凉人说的“把怂咥咧一顿”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对于“吃”来说,“咥”更能体现平凉人所独有的饮食特质:不讲究,不挑拣,能进肚子的东西都是好吃的。如:几个同事朋友凑在一起谝闲传:你昨晚咥的啥好东西?答曰:大菜!你今晚跟朋友打算下馆子咥啥去?答曰:咥炒面节节。
话说到这里,你一定要问了:平凉人爱说咥到底有啥文化背景跟历史原因呢?那你就耐着性子听“半瓶子”给你卖派卖派吧。
打开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你会发现,从古到今,不管是平凉人还是北京人,不管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口腔化倾向相当严重。官员们爱说“民以食为天”,老百姓爱说“混口饭吃”。过来过去老在嘴上挖抓。我们被人占了便宜叫“吃亏”,受苦受累叫“吃苦”,捱不住了叫“吃不消”,面子大叫“吃得开”,面子不够大叫“吃不开”,不给人面子叫“不吃你那一套”等等。总归一句话,吃是中国人包括平凉人活着的“全部意义”。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平凉人为啥爱说咥了。况且,演化衍生出的遇到难题“咥住咧”和打人的“咥”,也都和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俗话说,吃喝拉撒睡,人生紧要事。不管你朝里做官,家财万贯,还是劳苦耕作,沿街乞讨,吃都是人的第一要务。对于平凉人来说,人们对于所谓的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比重)也许弄不大明白,但有关吃的表达可谓“丰富多彩”,不一而足。如:吃、咥、撷、撮等等。穷人好咥是为温饱,富人好咥是讲排场。狼吞虎咽是为咥,细嚼慢咽是为品。亲朋互咥是为热闹,仗势硬咥是为霸道。是啊,怎一个“咥”字了得!
按理说,“先物质后精神”一直是国人安身立命的积极主张。平凉人现在部分富起来了,可以“下馆子”咥他个满嘴流油,一解多年来穷时没得咥的馋劲。咥海鲜,咥牛羊肉,咥火锅,虽然透着那么点小农意识,却折射出了咱平凉人豪爽洒脱心口合一的个性魅力。至于啥叫文化,那是个故弄玄虚的伪命题,在我们多数人看来多少有点胡倨(方言:傲慢自大)的意思。
鉴于“半瓶子”水平不高,读书不多,学问不深,对于咥的解读也谈不上“权威”,哪位老夫子读了有想法有说法有看法,那就写出来,跟“半瓶子”一起咣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