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教育公平择校富人穷人起点不公秦玉龙 |
分类: 我看社会 |
明明知道是废话,还要说出来,这叫人很不舒服。“半瓶子”感觉说这些剩饭话也很不爽,但是由于大家都在说,我也不得不说。这也许就是我们常说的“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吧。
“半瓶子”今天要说的话题是“教育公平”,这本身就是一个废话。因为公平是相对的,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也不会存在绝对不公平。张家娃娃学习成绩优异,理所当然应该上某某重点中学,这好像无可厚非。因为,教育一个很大的功用就是实现人在不同社会层次的流动,用咱老百姓的话说: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过上好的生活。为了这个目标,多少学生奋力苦读,多少家长血泪打拼。但从当前的情形来看,教育似乎陷入了一个惊人的“富人通吃”局面。
每年开学伊始,好多家长便抱怨“上学真难!”,就连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好不到哪里去。对此,教育专家发出善意提醒:社会分层影响人生选择。如家庭出身不同,学习目的也不同。贫困生在毕业时,很大一部分人选择进入社会工作。而来自富裕阶层的孩子,更多考虑的是进一步深造。在一些中学校园,富学生和穷学生互相看不惯。贫困家庭学生评价富裕家庭学生往往用“个人生活大方,但自私,高高在上。”而富裕家庭的学生评价来自贫困家庭学生时则多用“自卑”、“孤僻”、“内向”等字眼。
许多和“半瓶子”差不多生活境遇的人都在反思:起点不公是最大的不公。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养的娃娃会打洞!”这话被称为血统论的经典。对那些处于社会底层人们的娃娃来说,想要获得一个好的生活,一开始就注定了要付出太多太多的艰辛。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把筹码全都压在了教育上,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写人生。可是,更多的人在努力之后,奋斗之后,还是被不断的提醒:这种梦想根本就是镜花水月,起点不公永远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正是基于这一观点,为了“不让娃娃输在起跑线上”,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在尽最大的努力去为孩子选择更好的学校。于是,择校怪圈就越转越大。被分配到“一般”的公办初中不愿上,家长却想掏几千万把块择校费将孩子送进一家更好的“重点学校。”“一般学校”生源流失严重,只好四处给考生打电话,求人家来上学。据说,开学前,有个考生家长一天接到十几个此类电话,邀请“成绩一般但不是太差”的娃娃来上学。但这位家长最终还是没有去上“一般学校”,而是花钱上了“重点学校”。在家长眼里,学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前些天,一位按户口等条件可以“就近划片”划入某中学上初中的学生家长,毅然决定放弃这个让其他“娃娃没学可上”的家长都眼红的好机会,花3万元的择校费,把娃娃领到西安去上“更好的学校”。而这仅仅是择校费就3万元,还不算其他的人情费用。
与此同时,一些以升学率作为标尺的所谓“好学校”也成为无数家长们竞相追捧的焦点。以至于这些学校的校长在开学前后玩起了“隐身术”,生怕那个人情找上门来,不好应付,难以对付。
选择这些学校的家长们都有这样一个观点:尽自己最大的能量让自家娃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于是,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假户、搭户、租房、买房……为了孩子上学,能使的招全使上。早在年初,为了能让娃娃上所好学校,一些家长早早就将娃的户口迁到亲戚朋友家,有的甚至托关系给孩子弄一个“单户”,就是户口本上只有孩子一个人。无奈,为防止假户、搭户现象发生,教育部门、学校在招生资格审查时,不得不要求学生提供家庭住房证明。这样,想假户、搭户上好学校就很难了。
还有,为了帮娃娃上学,有的家长甚至不惜花大价钱在重点学校附近买房,目的是让娃就近划入该学区。开发商也是眼尖手利,瞅准商机,在重点学校附近盖起幢幢高楼,结果导致学区内生源过度集中,让教育部门在划片时也犯了难。同一条街两个不同小区的娃娃,却被划到了两所学校,这也成了很正常的事情。
然而,更头疼的是那些所谓“差生”的家长,中小学开学已经几天了,可一些被学校认定为“差生”的小学生,却与九年义务教育擦肩而过。感觉很“丢人”的家长说:学校拒绝“差生”太过分。他们认为,小娃娃调皮捣蛋、学习成绩差,可以再教育嘛,不要动不动就把他们推出校门,这样做学校太不负责任了。而学校也是一肚子苦水:“差生”影响升学率啊!虽然拒绝“差生”入学,中小学校各有说法,但对“差生”影响到学校升学率的观点,大家的态度几乎是一致的。
某中学一位老师表示,“差生”一般学习成绩差也比较调皮捣蛋。因为他们的存在,往往会影响到同班级许多意志不坚定的学生,同时也会影响到代课老师的情绪,如此恶性循环,最后直接影响到班级甚至全学校学生的升学率。升学率上不去,上级部门三番五次批评,学校生源也要受到影响。长期这样下去,“差生”能让学校关了门。当然,富人用钱开路,不愁娃娃没学上。最后,被拒之门外的“差生”多半是穷人家的孩子。
“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孩子,按相关规定是免试就近入学,任何学校和个人都无权以各种理由拒绝,否则属违规行为。”这样的三令五申我们听多了,却发现它不是很管用,也就只好领着娃娃去参加学校开学前举行的入学考试了,考上就上,考不上就拉倒。实在没办法可想了,只好让娃娃去上职业学校、外出打工甚至是回家放羊……这是没钱又没门路的家长唯一的选择了。
既然是废话,还是不宜多说为好,就此打住吧。
更多精彩文章:
- 网上交友不只为了伺机上床?
- 风流男女的情是海水更是火焰
- 求助:老公只爱游戏不爱我
- 男人最怕的生物——咬蛋虫
- 女秘书自述:网友见面会发生什么?
- 李白要做平凉的形象代言人
- 文学女人最易红杏出墙?
- 婚前同居有三大好处
- 西北人需要“三口气”
- 老鼠比猫牛的N个理由
- 平凉人的根在哪里?
- 新浪网友:向往琼瑶式浪漫
- 考场作弊也是一种“文化遗产”
- 农民为啥仇视城里人?
- 公务员端的是铁饭碗吗?
- 诗歌论斤卖与裸体无关
- 心眼揣摩到的城市江湖
- 男人多大可以谈恋爱?
- 当下中国最头疼的两个人
- 传说中的崇信
- 一碗牛肉面的江湖地位
- 不要害怕老公老婆上网
- 离婚男女: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理由
- 网络情人:把快感停留在指尖
- 离婚独居女人的内心独白
- 老婆迷上了QQ聊天
- 骑在大唐门槛上的平凉
前一篇:女青年:婚前同居就不能当警察吗?
后一篇:女记者为何给黑社会下跪?<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