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好别问我挣多少钱

(2007-08-15 10:26:55)
标签:

随笔/感悟

杂谈

收入

挣钱

贫富

观念

文化

心态

秦玉龙

分类: 半瓶子专栏
  在当下,你要是问一个人:你一个月能挣多少钱?肯定是一个叫人很难回答的问题。说多了吧,怕遭人嫉恨:你凭啥挣那么多钱?说少了吧,怕惹人笑话:你才挣那么一点钱啊!正因为挣多少钱不好说,所以在平凉,胖子瘦子都哼哼:别问我挣多少钱,一定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也只能说,吃不肥饿不死吧!

  “半瓶子”也一样,最害怕别人在公众场合问我:你一个月能挣多少钱?不是因为钱多怕贼娃子惦记不敢说,而是你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往往成为别人衡量你是否有出息有成就的一杆秤。说自己挣的多吧,感觉撒谎不太好。实话实说吧,又害怕别人笑话我。没奈何,只好嘴里胡呜啦:凑凑合合吧!

  究竟谁挣的钱多?这个问题说起来也许很简单:老板经理肯定挣得比拿工资的人多吧!其实不然,老板经理也有大有小,挣钱也有多有少。大老板大经理毕竟只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虽然眼下我们平凉不乏百万千万富豪,可你要是问他们一年或者一月能挣多少钱,他们也肯定和你一个答案:凑凑合合吧!

  这可不是“半瓶子”在信口雌黄,据零点公司调查,越是有点钱或者有点权的人,越不愿意说自己能挣多少钱。反之,收入越低的人,越不在乎别人问他(她)能挣多少钱。从零点调查在新华网发布的信息来看,特别是调查栏中问及“你有额外收入吗?”,十有八九会遭到调查对象的拒绝或者回避。人们对于“额外收入”的敏感,说明在拿工资的人群里,有些人并不是完全依靠工资来过光阴,而是依仗自己的能力或者便利条件,捞点外快。官方把这种收入叫灰色收入,老百姓管它叫“捞外快”。在特定的职业或者特定的行业里,“捞外快”已经成为少部分人“发家致富”的主要途径。就像一条流传甚广的手机短信息所调侃的那样:喝酒基本靠送,抽烟基本靠供,工资基本不动……

  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挣钱多了不光可以吃香的喝辣的,而且可以长精神。例如同学聚会,老友重逢,有钱人或者挣钱多的人意气风发,出手豪爽,说话声音大,走路步子大,能撂多大就撂多大。而没钱人或者挣钱少的人则灰不溜求,缩手缩脚,尽往没人瞅得见的墙旮旯躲。要是有好事地问起挣钱多少?挣钱少的人赶紧耷拉下脑袋,满脸绯红地说:能过活吧!挣钱多的人虽然也是摇头摆手连说“混光阴”,但口气语气表情明显告诉你:我现在已经是有钱人了!

  去年末,“半瓶子”遇到一朋友,看他衣着光滑,开着私家车,拿腔作势的,就忍不住问他现在一年能挣多少钱?他突然变脸失色:别问我挣多少钱,这是个人隐私!我一脸尴尬,连说对不起!他见我不好意思了,也许是为了给我一个台阶下,就撩起脖子上的一个围巾问我:你猜它多少钱?我说:200多吧!他摇头:再猜!我咬牙说:350!他依然摇头:说出来你也许不相信,这个围巾1200块!我愕然,张开的嘴巴半天没有合上。

  自那以后,我才明白老先人常说的那句话:人比人活不成,骡子比马驮不成。瓜眉失眼的问人家挣多少钱,是在自找没趣和难看。与其叫自己晚上回家睡不着觉,最好不要随便问别人:你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同时,为了给别人留一点悬念或想像的空间,不至于叫别人把你看扁了,当有人问你挣多少钱时,你也可以一本正经的对他(她)说:别问我挣多少钱,这是个人隐私!

  挣钱多少?这本来就是一个讳莫如深的问题。钱咋挣来的?更是一个不能随便告诉他人的“机密”。像“半瓶子”一样挣钱不多的人,在平凉估计还是“主流人群”,每月挣的那几个子都是明摆着的,但人们还是讨厌别人问自己挣多少钱。试想,在任何一个行业部门里,由于职位高低能力大小的差别,工资水平也就会有落差,一旦每个人的工资水平都是公开的话,那么不但领导一碗水难端平,而且员工心理也很容易失衡。在这样的单位或者行业氛围之下,久而久之,年龄和工资逐渐都成了说不得的“隐私”。所以,除非你有意破坏人家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否则还是把好奇心收一收吧。
 
秦玉龙更多精彩文章

        最好别问我挣多少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