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苏非舒裸体论斤卖诗 |
分类: 老秦乱弹 |
“卖诗啦,100块钱一斤!”
今天,各大门户网站、知名论坛都在纷纷转载那位因“裸体”朗诵诗歌而一夜成名的所谓诗人苏非舒把自己的诗歌论斤卖的新闻。和以往一样,不管网络媒体还是平面媒体,包括新华网这样所谓的“正统媒体”,在报道此新闻时,都无一例外的用了《“祼体诗人”苏非舒摆摊卖诗歌 每斤100元》这样的标题。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好像是“裸体诗人”不是在卖诗,而是在卖肉。并且,许多报纸、网络媒体还随文配发了苏非舒裸体朗诵诗歌的图片。
报道原文如下:
我不理解,一个潦倒诗人的卖诗行为,与之先前的裸体行为有何关联。何况,书籍论斤卖也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猪肉论斤卖,书籍、诗歌当然也可以论斤卖了,这没有啥值得大惊小怪的。
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猜想苏非舒论斤卖诗无外乎三种原因:
一是他确实穷愁潦倒,无钱买米买面,无钱喝咖啡嚼口香糖,甚至没有坐公交车的毛票了……为了活着,作为诗人的苏兄当然不可能像农民工一样去建筑工地抱砖,去小煤窑背煤挣钱养活自己。也不可能像流浪汉一样去沿街乞讨,去下水道捡拾泔水剩饭充饥。作为诗人,他“必须有尊严的活着”,那他除了用卖废纸的方式叫卖他的诗歌之外,还有其他手段可以谋生吗?估计没有!
二是苏非舒论斤叫卖诗歌,而且其每斤价格远远高出废纸价格近百倍,估计他的初衷不是为了“养家糊口”,而是为了“吸引眼球”,尤其是媒体的眼球。据从买他诗歌的“消费群体”来看,也多为“圈内人”,估计多是为这个爱出风头的同行捧场来的。说不定那一百块钱也是苏非舒自己的钱呢,因为“圈内人”多数是穷诗人嘛!
三是苏非舒拯救诗歌的“行为艺术”表演到底能换来多少人对诗歌的“同情”,我看未必。原因很简单,苏某人本因一脱而成名,但却和芙蓉姐姐、二月丫头等网络红人有质的区别。那二人是为了出名而出名,目的单纯而明确,显得真诚且不乏可爱。苏某人原也想出名来着,却偏要披着诗歌的外衣来掩饰自己,显得龌龊且可笑。
鉴于以上三点,苏某人的卖诗行为就和其裸体读诗行为一般:伪君子伪文化伪诗歌伪作秀。
我想,他的论斤卖诗行为因“违背市场规律和价格规律”,仅仅是一厢情愿的自慰罢了。而作为媒体,不要把诗歌和裸体生拉硬扯到一起,那样是对诗歌的亵渎,是对大多数诗人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