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半瓶子专栏 |
平凉方言“暮囊”,源出何处,“半瓶子”不是语言学家,也非民俗研究者,不知其来路,也晓不得它那年那月成了平凉人的口头禅,只知道平凉男人女人都爱说这个词。在《关中方言解析》中,对“暮囊”的解释为:做事走路慢慢腾腾,衣着打扮窝窝囊囊。
我们平凉人经常会对某人说:你咋这么暮囊撒,去年叫你办的事情到现在还没办好!
还有:看你一下暮囊的,捯饬来捯饬去的,半天了还出不了门!
我们平凉人经常会对某人说:你咋这么暮囊撒,去年叫你办的事情到现在还没办好!
还有:看你一下暮囊的,捯饬来捯饬去的,半天了还出不了门!
一般理解,暮囊是可里马嚓和麻利的反义词。也可以被解读为:做事不麻利,慢性子,行动迟缓,磨蹭,不利索以及影射为没本事等等。
不过,暮囊与年龄无关。六七十岁的老太太,照样手脚利索,家内家外拾掇得清清爽爽,头上脚上穿戴得展展拓拓。二十岁的大小伙,也有“缠脚裹头”,婆娘害式的,交代的事情,总是拖拉到最后一刻,才慢条斯理地做来。倒是看得人心急,大摇其头:外怂娃,暮囊的很!
诚然,凡事都是相对的,暮囊人也不是事事处处绝对的暮囊。譬如,你去某单位办事,工作人员正好为晋升工资或职位竞聘没遂意泼烦着,原先干事可里马嚓手脚麻利的他(她),办事效率自然就会大打折扣,故意暮暮囊囊,磨磨蹭蹭“磨洋工”。你虽然着急上火,可也只能在心里暗暗骂他(她):真是暮囊完咧!
同样,有些人是天生的慢性子,干事说话一板一眼,就是你家里着火了,失盗了,半道遇到劫匪了,他照样会按着自己的节奏来。说话温吞吞,生怕声音大了吓着谁。走路慢腾腾,生怕脚下踩死一只无辜的蚂蚁。遇到这样的暮囊人,你就是着急得恨不得拿面条上吊,他也依旧是一脸笑眯眯:不急,不急,慢慢来撒!
有朋友讲了这么一个笑话,从中你就可以看出暮囊人的慢性子有时候真是叫人哭笑不得。话说,60年代咱平凉的某乡某村某晚,一个麻利人和一个暮囊人负责看管玉米地,两个人生火烤玉米棒子吃。暮囊人对麻利人说:我想跟你说个事,又怕你着急。麻利人对暮囊人说:你说撒,我不会急的。暮囊人刚要说又咽了回去,说道:我还是怕你着急。麻利人说:你快说撒,我真的不会急。暮囊人说:你可千万不能急!这时麻利人闻到一股烧糊了的味道,低头看自己的衣服着了,都烧到勾子了。暮囊人说道:我要给你说的就是你的衣服烧着了。麻利人蹦跳着喊道:你个暮囊怂咋不早说撒!暮囊人说:你看你,我没说你都急了,我说了那还得了!
估计跟“半瓶子”一样,大多数人看了这个笑话都会笑出眼泪来。可是,假如那个不幸的“麻利人”就是你和我呢?假如正好那个暮囊人就是你和我的同事抑或搭档呢?假如火烧勾子的事就发生在你我身上呢?你还能笑出来吗?我想,你除了愤怒,就只有无奈了。
有人说,暮囊人是天生的,我看不尽然。倘若你拿一把火去烧暮囊人的勾子,看他会不会跳起来大声喊叫。假如暮囊人遇到了不得不着急上火的事儿,看他还会温吞吞,慢腾腾吗?依照“半瓶子”的观察了解,所谓的暮囊人,要么真是做事说话一板一眼的“慢性子”,但他的慢不等于他不着急,而是“确实手里不出活”。要么就是别人着急的事情也许他根本就不在乎,既然是别人的事儿,我跟着着急啥呢,暮囊一会也无所谓。
因此,暮囊人有时候不一定是“天生就暮囊”。他之所以对别人“暮囊啥呢?”的质问不以为然,是因为他没有遇到让自己麻利起来的“动力”。不管是干公家事,私人事,麻利人都是我们公认的攒劲人,是堪以重用的人,值得信赖的人。而暮囊人多是我们鄙夷的人,不屑的人,不以为然的人,难当重任的人。正是这个缘故,久而久之,暮囊人就在有意无意间默认了自己“暮囊人”的角色定位,既就是看到油缸倒了,他也懒得去扶一把。不信,你注意观察一下,在你的单位或团体里,暮囊人多是“心如止水,闲事不管”的混日子的人。
“半瓶子”一直自诩为麻利人,但有时候也会被人称作“暮囊人”。那一定是我对某件事情不感兴趣或者不愿意麻利的表现,你可以理解为消极怠工,也可以理解为“架子大,胡拘冒撂”,但我不在乎。因为在我心里,那些叫我“大暮囊”的人,本身不值得我去着急。
这,也许是对暮囊人的另一种诠释吧!
前一篇:当下中国最头疼的两个人
后一篇:男人多大可以谈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