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老秦乱弹 |
手机用户王女士告诉记者:“像办文凭证件的一些信息基本不会上当,可有些免费服务的短信让我每月的话费多了几十元。我觉得最近话费很多,到移动公司一查帐单,发现每个月我不知名的信息费就30多元,占我月话费的1/3。”而家住万安门的董先生则是相信自己中奖,汇去400元,结果上当受骗。崆峒区消协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每个月都有用户投诉垃圾短信,但消协也爱莫能助。因为联通、移动都认为他们也没有办法。
据消协的同志讲,垃圾短信往往都是以各种“美丽的谎言”引诱你上钩。第一是免费试用,但什么时候截止没说明。只要用户不发短信反对,就视为接受了协议。试用期结束,有些人没有或忘了取消,那下个月就得交几十元钱的“包月费”。第二是多发多收,“××公司为庆祝××成就向用户表示感谢,您把此消息转发10位用户,您的帐户上将加上××元话费。”或是“××节将来临,请将此短信转发给20个人,你就会幸福永远,否则就会倒霉。”第三就是最常见的“××集团举办××抽奖活动,恭喜您获奖,请尽快与××(多为手机号码)联系。”手机用户大多收到过此类的消息,一些用户面对突如其来的“幸运”,往往无法抗拒诱惑,盲目交钱汇款,最后落入不法分子的陷阱。
除此之外,各种名目繁多的短信服务项目,收费也是又“黑”又“狠”。不少用户收到短信时,并不知道自己要付费或付费多少。作为一种营利性的服务,短信订阅并没有做到明码标价,在这样的情况下,话费就被莫名其妙地扣掉了,而且很难要回。在我们上网的时候,经常会弹出一些短信服务的广告,在上面可以直接输入手机号码进行订阅。记者观察了十几个这样的订阅页面,发现所有的都没标明收费与否。平凉璞义律师事务所的张忠义律师告诉记者,不标明收费标准的短信服务已经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短信监管处于“真空”状态,除了价格,国家对其服务质量没有专门进行监管。而且发生纠纷时,消费者往往“投诉无门”,即便到消协投诉也很难得到满意处理。
消协的工作人员说:“短信骚扰和短信陷阱确实违反了法律精神和市场法则,但由于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关的短信法规,也就无法确定它违反了哪部法律的哪一条、哪一款,也就无法对其违规行为作出处罚。”消协在呼吁有关部门规范短信市场、加强市场监督的同时,也特别提醒手机用户,面对无所不在的短信陷阱,用户要小心提防,避免上当受骗
前一篇:花钱买房还要受“胀肚子”气
后一篇:平凉凭什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