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半瓶子专栏 |
但凡平凉人,都可能听过或者说过这样一句口头禅:一碗水要端平!言下之意就是:你不能左偏,也不能右斜,一碗水端在手上,要不溢不摇,做到绝对的公平……
绝对公平?在“半瓶子”看来,这个要求本身就“显失公平”。首先,这“一碗水”要端平绝非易事,端水的人必须是一个无欲、无望、无求的“高境界”之人才行,然而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太凤毛麟角了。其次,既就是有这样的所谓“高境界”之人,他(她)可以不为情动,不为物动,不为喜好动,可你却难免他(她)不受周围环境、人事“干扰”,为“风气”而动……一句话,要找到一个可以把“一碗水端得平平”的人,就像在鸡肚子里找牛黄一样——存心难为人。
前日,一位读者向“半瓶子”诉苦:我在单位上是大家伙公认的“老实人”,我也从来没想跟谁争个名利啥的,只想踏踏实实把自己的那份工作干好,对得起每月发给我的几个钱就行了。可是,我的“老实”却成了“弱点”,单位上最苦最累最没人干的活都被我“承包”了,就连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娃伙都“欺负”我,把不愿意干或者“没枣捞”的事都撇给我干,能“表现”或者“有枣捞”的事从来没我的份。这还不算啥,我们的领导也“一碗水端不平”,经常是“柿子拣软的捏”,遇到不顺心或者工作上谁弄了麻达事,总是先当着别人的面把我数落一顿,完了又把我叫去“安慰”:我今个骂你是为了“杀鸡给猴看”,不是冲你来的,你是“老同志”,要理解我这个当领导的难处……“你说我活得窝囊不窝囊?你说这世上还有公平没有?……”他蔫哩不叽可怜兮兮地问我。
其实,在平凉各个阶层各行各业,像这位老兄一样“窝囊”和感觉“不公平”的人恐怕不少。升职、涨工资、评先进、选模范……这些人人都眼馋的好事可能永远跟你没缘分。相反,麻缠事、辛苦事、泼烦事、出力不讨好的事等等吧,总是跟你形影不离。你感觉到委屈也好,不平也罢,甚至回到家里砸碟子摔碗发泄也可。但是,你千万不要感觉“一碗水端不平”去和领导理论,这样不但没有结果,反而让你原本“老实人”的角色定位发生“裂变”,从此你将不再有以前“宠辱不惊”的心态,“淡泊名利”的境界。失去了这些在别人看来已经成为你“安身立命”标签的东西,你将“一无是处”,啥都不是了。你服也罢不服也罢,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生活”。没有绝对的公平,也没有绝对的不公平。就像那首歌唱的一样:生活,是一团麻……
并非“半瓶子”站着说话不腰疼,在这里稀泥抹光墙。要说对“一碗水端平”的渴望,那些生活在底层的民众的感受更比你我强烈。比如,城里人为啥比乡下人日子过得舒坦?比如,看病上学吃低保为啥城里人可以享受“公家”照顾,而我们乡下人咋没有?比如,都是公民,为啥我衣服穿的烂点脏点坐公交车人家都嫌弃我?……
当然,“一碗水端平”是我们追求并向往的“大同世界”。而“一碗水能不能端平”,这也是我们不得不操心的事儿。用眼下的一句流行语说:这叫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可“半瓶子”还是要给大家伙泼一点冷水:不管你到那个国家,面对那种制度,都不可能真正实现“一碗水端平”的“绝对公平”的理想。
“半瓶子”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但也不是一个“盲目乐观主义者”。不管是“端水”的人,还是“希望水端平”的人,大家伙都能凭着“良心”做事、做人,让“端水”的人不光有道德的压力,还要有“监督”的压力,来自社会和公众的压力,让他(她)不“端水”则已,一旦“端水”,就要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千方百计尽最大努力把“一碗水端平”。所以,我们只能期盼:在“一碗水端平”的公平原则下,尽量不要出现太过倾斜的现象。像“拆除”城乡“门槛”,像缩小“贫富差距”,像做到司法公正,像消除身份歧视……
绝对公平?在“半瓶子”看来,这个要求本身就“显失公平”。首先,这“一碗水”要端平绝非易事,端水的人必须是一个无欲、无望、无求的“高境界”之人才行,然而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太凤毛麟角了。其次,既就是有这样的所谓“高境界”之人,他(她)可以不为情动,不为物动,不为喜好动,可你却难免他(她)不受周围环境、人事“干扰”,为“风气”而动……一句话,要找到一个可以把“一碗水端得平平”的人,就像在鸡肚子里找牛黄一样——存心难为人。
前日,一位读者向“半瓶子”诉苦:我在单位上是大家伙公认的“老实人”,我也从来没想跟谁争个名利啥的,只想踏踏实实把自己的那份工作干好,对得起每月发给我的几个钱就行了。可是,我的“老实”却成了“弱点”,单位上最苦最累最没人干的活都被我“承包”了,就连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娃伙都“欺负”我,把不愿意干或者“没枣捞”的事都撇给我干,能“表现”或者“有枣捞”的事从来没我的份。这还不算啥,我们的领导也“一碗水端不平”,经常是“柿子拣软的捏”,遇到不顺心或者工作上谁弄了麻达事,总是先当着别人的面把我数落一顿,完了又把我叫去“安慰”:我今个骂你是为了“杀鸡给猴看”,不是冲你来的,你是“老同志”,要理解我这个当领导的难处……“你说我活得窝囊不窝囊?你说这世上还有公平没有?……”他蔫哩不叽可怜兮兮地问我。
其实,在平凉各个阶层各行各业,像这位老兄一样“窝囊”和感觉“不公平”的人恐怕不少。升职、涨工资、评先进、选模范……这些人人都眼馋的好事可能永远跟你没缘分。相反,麻缠事、辛苦事、泼烦事、出力不讨好的事等等吧,总是跟你形影不离。你感觉到委屈也好,不平也罢,甚至回到家里砸碟子摔碗发泄也可。但是,你千万不要感觉“一碗水端不平”去和领导理论,这样不但没有结果,反而让你原本“老实人”的角色定位发生“裂变”,从此你将不再有以前“宠辱不惊”的心态,“淡泊名利”的境界。失去了这些在别人看来已经成为你“安身立命”标签的东西,你将“一无是处”,啥都不是了。你服也罢不服也罢,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生活”。没有绝对的公平,也没有绝对的不公平。就像那首歌唱的一样:生活,是一团麻……
并非“半瓶子”站着说话不腰疼,在这里稀泥抹光墙。要说对“一碗水端平”的渴望,那些生活在底层的民众的感受更比你我强烈。比如,城里人为啥比乡下人日子过得舒坦?比如,看病上学吃低保为啥城里人可以享受“公家”照顾,而我们乡下人咋没有?比如,都是公民,为啥我衣服穿的烂点脏点坐公交车人家都嫌弃我?……
当然,“一碗水端平”是我们追求并向往的“大同世界”。而“一碗水能不能端平”,这也是我们不得不操心的事儿。用眼下的一句流行语说:这叫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可“半瓶子”还是要给大家伙泼一点冷水:不管你到那个国家,面对那种制度,都不可能真正实现“一碗水端平”的“绝对公平”的理想。
“半瓶子”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但也不是一个“盲目乐观主义者”。不管是“端水”的人,还是“希望水端平”的人,大家伙都能凭着“良心”做事、做人,让“端水”的人不光有道德的压力,还要有“监督”的压力,来自社会和公众的压力,让他(她)不“端水”则已,一旦“端水”,就要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千方百计尽最大努力把“一碗水端平”。所以,我们只能期盼:在“一碗水端平”的公平原则下,尽量不要出现太过倾斜的现象。像“拆除”城乡“门槛”,像缩小“贫富差距”,像做到司法公正,像消除身份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