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就是一次考试吗?

(2006-03-07 16:56:32)
分类: 半瓶子专栏

  不管是平凉的娃娃抑或全中国的娃娃,从小到大,知识学了多少姑且不说,可考试却没少经历。从幼儿园到高中,考试就像“打搅团”,缠绕不清!可一到每年的这个时候,无论是即将面临高考“闯关”考验的娃娃,还是“抹(ma)胳膊扬拳”督促娃娃的大人们,个个都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吃不好,睡不好,着急上火自不必说。“半瓶子”当然理解这些为人父母或爷奶的心情:考不上好大学,这娃以后弄啥呷?
  自家的娃以后能弄啥?能弄多大的事儿?这不是父母说了算的。再过几天,平凉的娃娃们就要上“战场”了。到时候,考了好成绩的肯定是值得“卖派”的“好榜样”,考得不好的,难免伤心沮丧,灰头土脸,这是人之常情。但“半瓶子”要提醒考生和家长的是,千万不要“放大”高考带来的喜和悲。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之一,高考结果确实对每个人的人生道路有着重要的影响,摊在谁身上,谁都不可能不关注、不重视。虽然高考是一场人生的重要考验,人生的重要考验却并不只有高考一次,一次考试谈不上“生死抉择”。用一个考生的话说:不就是一次考试吗,考上考不上又能咋了?
  这位考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属于平凉城区的“中产阶级”水平,其父母都是生意人。可有了钱之后,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有更大出息,一心要把儿子供上北大、清华或者名牌院校,其实,父母的愿望并非儿子的愿望。这位考生对“半瓶子”说,“我最大的愿望是啥,我现在说不上,但肯定不是我爸我妈想的。他们天天在我耳边叨叨不停,老拿我跟张三李四家的娃比,我都烦死了,那还有心事复习呢……”
    平凉人还有句老话:是龙上天,是虎进山。多大的肚子吃多少的饭。嘴里吃馍馍,心里要有数。也就是说,娃娃应该干啥,咋干,他们心里都明白着呢,不需要大人在耳边不停地念“紧箍咒”。那样不但起不到警示的作用,弄不好,反而会把娃给惹毛了,有了情绪,和你对着干,结果是啥样,你我心里都清楚。
  看来听老人的经验之谈没错,“半瓶子”也是这么想的。固然,上大学上好大学是将来能否成为“社会精英”的基础,但不是绝对的。就像是考验就必定有成功者也有失意人,但生活中的成功、失意也是相对的,更不会一成不变。那些教育学家常说“高考不是独木桥”,有人将它视为一句“安慰话”,可放在现实中来看,这其实更是一句“大实话”。一方面,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部分考生都有入学深造的机会,不少高校推出的大平台招生、自由转换专业、双学位、辅修等方法,也给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另一方面,“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已成趋势,即使高考落榜,也可以选择成人高考、自学考试、职业培训、出国留学等,只要考生准确定位,求学、求知的途径确实很多。更关键的是,我们身处一个开放、公平的社会,选拔人才、考核人才的机制也越来越多元化、科学化,每个人只要努力,就有成功的机会。
  在这里,“半瓶子”也许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之嫌。“这种‘没盐没醋’的话谁都会说,高考重要不重要,不是家长、学生选择的,而是社会大环境和现行教育体制说了算的,也是市场说了算的。你娃能,你不要让你儿子将来上大学,试试看!”这种观点虽然有抬杠的味道,却是实话实说。“半瓶子”之所以婆婆妈妈说了一大堆,不外乎是告诉即将步入考场的学子以及在考场外等待的家长:把结果看淡点,把过程看重点。不管若干天以后谁有幸高中“状元”、“榜眼”或者“探花”,还是考试时候打了个盹,运气不好名落孙山,都不会是最后“一锤子的买卖”。有道是,世上路千条,全靠脚来走,就看你咋走?“半瓶子”不是王婆卖瓜哩,由于家庭原因,我也没上几天学,更没有进过高等学堂,不是照样在这里人五人六的“咣当”吗?
  最后,“半瓶子”还有一句忠告送给学子们:不就是一次检验学习成果的考试吗,没啥大不了的,患得患失之心让高手也会马失前蹄的。高考成绩不是人一辈子的终极目标,大家不妨将它视为人生的一个“驿站”,既然辛勤耕耘过了,也就要享受个中乐趣,在挥洒汗水的同时,微笑相迎周围的一切。
  要知道,咱平凉的娃娃不论儿子女子,都是有气魄、有胆量,喝着泾河水心比黄河大的“攒劲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