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人好在言语上争个高下,所以有意无意的就发明了一些很有意思比兴的词语,“地蝼蝼”就是其中一个。更多的时候,它表达的是一种鄙夷、不屑、看不起的态势,是从牙缝里蹦出这几个字:看你那地蝼蝼势!
蝼蝼,现代汉语词典解读为:蝼蛄,平凉人俗称地老虎。此物隐藏在泥土中,昼伏夜出,专吃庄稼的根。这也正好契合了平凉方言的用意:地蝼蝼没啥本事,时常躲在暗处下口“伤人”,把你整了你还不知道是咋回事!
当然,“半瓶子”要惬老卖派自己眼里的地蝼蝼,肯定不是就地蝼蝼说地蝼蝼,而是通过第三只眼看地蝼蝼,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眼。心眼连脑连口连手,指随心动,写出来的定是心里话。
话说人分三六九等,这地蝼蝼当然也有大蝼蝼、碎蝼蝼了。大蝼蝼大在其神,碎蝼蝼碎在其形。大蝼蝼做出的蝼蝼事,说出的蝼蝼话,有可能影响到一个地方一个团体一个部门的安定团结,兴旺发展。碎蝼蝼相对于大蝼蝼,不但外貌猥琐,而且心态更猥琐。缘于此,碎蝼蝼弄得事说得话更猥琐。可凡事都有其两面性,地蝼蝼之所以成为地蝼蝼,是因为他(她)所生活、成长、工作的环境、氛围影响、锻造所致,也不完全是地蝼蝼自己的错。也许,在我们称别人为地蝼蝼的同时,别人也会反过来称我们为地蝼蝼。你情愿也罢,不情愿也罢,被别人叫地蝼蝼的感觉确实不咋的。
例如,“半瓶子”一朋友去某单位办事,因为被人家推来搡去,心里不痛快,就说了几句带情绪的话,没料到竟然惹恼了一位工作人员,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嘴里嘟囔着:看你那蝼蝼样子撒!朋友说,听到这句话,我当时都快气晕了。“明明是他们占着茅坑不拉屎,一个个跟蝼蝼一样,还骂我是蝼蝼?!”
其实,不管你社会地位高低,肚子里墨水多少,只要你是平凉人,喝平凉的水,吃平凉的饭,就免不了一不留神被人称为地蝼蝼。地蝼蝼之所以也把别人叫蝼蝼,原因是他(她)自己首先不愿意做蝼蝼,更不愿意做地蝼蝼。蝼蝼是对心理阴暗、猥琐人的通称。而地蝼蝼则是对土生土长的平凉人当中的阴暗、猥琐人的特称。在多数平凉人眼里抑或心里,地蝼蝼是指那些整天不干事或者没有本事弄不成大事却不愿意从小事做起,爱拉个是非,爱在私下里搞个小动作,打肿脸充胖子的混混们。比如说,前段时间,广场附近发生的一起血案,就是两帮碎蝼蝼为了争一时之义气,聚众斗殴,导致两死一伤。案件发生后,平凉人在谈论这起血案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那是碎蝼蝼跟碎蝼蝼打锤呢,把两个给弄死了!口碑相传中没有同情,没有怜悯,没有痛心。只有鄙夷,只有不屑,只有看不起。这是因为这些人做人做事不按下数来,不遵守社会公德秩序,自然而然就被人们划入地蝼蝼行列。而一旦你被划入地蝼蝼行列,你这辈子就很难在名声上翻身。
“谁谁以前是个地蝼蝼、烂娃,眼目下弄了几个臭钱,就胡钜冒料。你看他穿名牌,坐卧车,住洋楼,还是改不了地蝼蝼稽首(qi shou)!”面对这样的社会评价,这个如今事业有成的“当初的地蝼蝼”肯定心里不是滋味。所以,而今平凉好多被人称作“地蝼蝼稽首”的有钱人,对待自家娃们的教育一点也不马虎。花钱上最好的小学、中学,请最好的家教,一心一意要叫娃考上最好的大学,将来进入社会也是一个各方面良好的公民。他们的这些举止行为,在那些自认为不是地蝼蝼的人看来:还是一种地蝼蝼心态。因为,娃娃最好的老师是父母!
说一千道一万,地蝼蝼这个称呼本身所蕴含的社会阶级观念,恰如其分的反映了社会转型期人们矛盾、迷茫、排斥、猜疑以及缺乏互信的心理意识。“半瓶子”是不是也有地蝼蝼稽首,或者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地蝼蝼?也许张三喜欢“半瓶子”,他(她)会拣最肉麻的词语夸我。也许李四讨厌“半瓶子”,他(她)会拣最难听的词语贬我,甚至会说:那就是一个地蝼蝼!
其实,是不是地蝼蝼,或者你周围有没有地蝼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只要感觉自己不像地蝼蝼,不类同地蝼蝼,那就行了。要知道,只要我们平时做人靓活了,不说蝼蝼话,不做蝼蝼事儿,笑看云起,淡泊怡然,还怕一个地蝼蝼翻了天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