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外的东北哈尔滨,我的那位朋友走了。朋友带着对生活的深深眷恋走了,也带着对初恋女友的深深感激走了。朋友才四十多岁,可谓英年早逝,但知情者都说,从无可挽回的角度来看,朋友因初恋的邂逅,倒也死而无憾。
朋友其貌不扬,一个普通的文化人,但性格上却是十足的“东北爷们”,大大咧咧,抽烟喝酒,爱吐真言,侠肝义胆。朋友文章锦绣,人缘甚好,在哈尔滨及其工作所涉之地,他一个电话,就可显现呼风唤雨的能量。几年前受他邀请,曾与山东的一个朋友前往东北,只见他前头对着手机三言两语,后头就有被调动的人出来,将我们的行程和生活安排得妥妥贴贴;即使到达抚远那样的边境小县城,也有他的朋友热情相迎和陪同……
后来行程结束,回到哈尔滨,我们到他家小坐,发现身无半职的朋友竟已住着局级干部才够格住的160平米大新房。朋友说,有关部门分给他房子后,他花了30多万元买房和装修,现在手上还有30多万元存款,此生已没有后顾之忧了。告辞出来,同去的朋友笑道:“这老弟根本没有存款了,他那样说是爱面子啊。”呵呵,这个好胜而义气的东北爷们!
从某种角度来说,性格决定人生命运。凡事不拘细节的这位朋友,与第一任妻子分手后,已有第三任妻子。我们去他家的时候,迟迟没能见到他的第三任小妻,他说妻子出去打牌了。我隐约觉得,这小妻不太顾家。而在此之前,朋友曾有一次意义非凡的邂逅——他读初中之时,与同班一位女同学有过极其短暂的初恋,后来各自读书、工作、结婚,彼此从无联系。只是不久前的一天,两人在街头偶然相遇。相互打量与寒暄之中,女同学告诉朋友,自己的儿子已经高中毕业,呆在家里一直找不到工作,全家十分犯愁。没有任何官职的朋友听后,回家打了个电话,女同学儿子的工作竟然很快解决。
可不幸的是,我们从朋友那里回来半年之后,朋友生病住院;医院按感冒治疗数月无效,后来病友发现他患的是癌症。朋友无权又无钱,但他的官员朋友指示医院认真治疗,医院才慢慢地将感冒药物换成治癌药物。
朋友虽然有很多朋友,但朋友不是什么都能代替。朋友可以到医院看望朋友,但朋友很难亲人般在医院守着朋友。朋友的第三任妻子,开始还隔三差五地去看一下,但久病床前,则难见其影,后来干脆不再露面。这时,倒是朋友的第一任妻子和第二任妻子不时到医院照料一下。
遇急思亲友,临危托故人。朋友查看了电话本和手机储存中的数百名朋友,觉得都只是一个个记忆中人,仍然感到异常孤独和无助。他一声叹息,说声“告别了朋友们”,将手机从病房窗口扔下高楼。唯令朋友欣慰的是,他的那位初恋同学,此时得知他的病情后,便向工作单位请了两年长假,天天守护在病房,殷勤护理,耐心伺候。当朋友病情加重,难以自理,初恋同学力量不够时,她的丈夫也请假前来,夫妻二人共同护理朋友。甚至朋友完全卧床,面目不成人形,这夫妻二人也没有半点嫌弃和怨言。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初恋同学及其丈夫就这样尽心尽力地守护着,一直陪着朋友走完生命的最后时刻……其情其景,其心其义,令我们这些朋友的朋友十分感动。“滴水之恩,当须涌泉相报”的说法,在这里演绎得淋漓尽致。东北的爷们义气,东北的女人竟也如此义气。
社会中人,总是相惜于品,相敬于德,相交于情,相随于义,相拥于礼,相信于诚,相亲于爱。每每与其他朋友忆起这位东北朋友,我们都会说,朋友患绝症而死,实属无可挽回,但他因为曾经拥有初恋,生病前又邂逅了初恋,因而他的生命是值得的,他应该死而无憾。虽然他给初恋同学帮了一个小忙,但初恋同学一家给他的生命带来了多么大的尊严!其初恋同学及其丈夫,与朋友的关系不过是朋友之缘。这样的朋友,现实生活中多得很,但有多少朋友能够与其比肩?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碰上难以跨越的沟沟砍砍,但遇到沟砍的你不见得就有我朋友邂逅初恋那样的运气。
什么是朋友?按照我们的汉字结构,双月同辉为朋,悬崖间相互支撑为友。我们应该以谁为朋结友?《史记》说:同恶(恨恶)相助,同好(爱好)相留(牵挽),同情相成,同欲相趋,同利相死。《论语》则说,益者三友,损者也三友:友直,友谅(诚实),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当面奉承,逢迎谄媚),友便佞(只会花言巧语),损矣。我那朋友的初恋女友,朴实无华,不善言辞,然至诚至道,至善至德,其情其义胜过亲人。可见真正的情义,贵时不重,贫时不轻,顺时不显,危时不弃。当今社会,世道炎凉,人多自顾,满街麻木,真情正义越发显得金贵。
可见,朋友用朋友,也是一门文化,如“君子之交”不势利;还是一门科学,如相求适度而不谋“两肋插刀”。朋友与情友,友情皆无价,“但令一顾重,不吝百身轻”的报答是友情;“同舟而共济,始终且如一”的分忧是友情;“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还是无价的友情;“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也是无价的友情。我那位不幸英年早逝的朋友,正因为给了别人很多友谊与友情,所以他也得到了珍贵的友谊与友情。在他告别人世之际,或许这就是他的最大安慰。
(2008年9月14日 星期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