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原配村庄还有没有?
(2016-10-19 09:37:52)
标签:
美丽村庄如诗如画乡愁城镇化杂谈 |
分类: 生活琐记 |
原配的村庄,应该有一方明净蔚蓝的天空;那么远,永远无法触摸;又那么近,和山野相接。间或有丝缕的白云飘飘忽忽,有成群的飞鸟来来往往,有五彩的风筝高高低低,与蓝天相衬,和谐如诗。最喜一阵细雨密织、一场瑞雪纷扬,那是天空与大地温情的诉说。那翻涌的麦浪、幽远的稻香、压枝的硕果、遍地的瓜蔬,便是这段永恒情缘的结晶,四时至永年。
原配的村庄,应该有黑黑的、静静的夜晚。说黑,并不黑。那一弯或一轮明月,如水如纱笼着村庄安然入睡;那漫天闪烁的群星,似是夜的精灵,装点了夜空和观星者的梦;那些见其亮难知其踪的流萤,令村庄的夜如童话般静谧浪漫。说静,亦不静。总有几声犬吠划破夜空,扰了清梦;总有蛙鸣不绝于耳,唱着丰年;总有数场虫奏轮番登场,情趣盎然;总有不倦的喜鹊嬉闹于村树,让人感知室外的微明。这夜,让人迷醉。
原配的村庄,应该有一眼井、一架磨、一盘碾,皆位于村中央,养育着全村人。那眼井,一汪泉喷涌不息,引得汲水人络绎不绝,浆洗者不知疲累,激荡着村庄的生机与活力;那架磨、那盘碾,诞生于山中的顽石,却因石匠的凿刻打磨而赋予了灵性,隆隆作响,不停旋转,磨碾的是谷米,更是农人细润向好的生活。即使有一天,它们被抛弃荒废,也定会就地留存,那是村庄行进的路标。
原配的村庄,应该有袅袅的炊烟、浓浓的饭香。房前屋后,一堆堆出自大山或庄稼地的柴草,成墙如山,昭示着主人的勤劳、农家的殷实。三餐之时,你家我家屋顶上那个烟囱次第冒出缕缕炊烟,自成一景。炊烟散尽,饭香弥漫。高嗓门儿的女人,喊回下地的男人和贪玩的孩子,围坐小院饭桌,其乐融融;偶有邻居端着饭碗,串门儿而食,相互尝上几口也是常事儿。
原配的村庄,应该有自然生长的牲畜家禽,它们亦是村庄的一员。圈里的小猪崽,从饥饿嘶嚎,到肚圆酣眠。羊儿、牛儿白天在山野食草,晚上在栏内养膘;猫儿、狗儿看家护院,与主人亲昵无间,老到垂暮不离不弃。一群鸡雏滚成报晓的雄鸡、生蛋的母鸡;一排大鹅引吭高歌、几只鸭子顺河漂游;好奇的孩子每天傍晚拿着鸡蛋、鹅蛋、鸭蛋欢呼雀跃,这生活才叫有滋有味。
原配的村庄,应该有着分明的节气和原味的节日。唱着节气歌,迎接每个季节,忙碌各种农事,指挥一年生活。何时种瓜种豆、何时夏忙秋收,何时增减衣物,何时调整伙食,全在节气的往复中把握。
原配的村庄,应该有因势而建、自然错落的房屋,开门见山、出门遇邻,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和睦相处;应该有贯通各个角落的小草路、石板路、黄土路、山边路,劳作、闲游、出行,无处不通达;应该有姹紫嫣红的花花草草,每到一家便是花香满庭,每至一处都会繁花遍地;应该有几棵阅尽村里人情世故的古树,人们在树下乘凉休憩,讲述并出演着村里那点事儿……这都应该是村庄的原配元素。站在城市高高的楼顶、喧闹的街市,向着故乡的方向,我闭眼“遥望”,原配的村庄清晰可见,继而泪眼蒙眬……我的故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