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静蕾,我为你的点击率狂欢!

(2007-04-02 05:55:41)

     老徐博客,你的点击率造假了吗?   赖国清

美丽的中国第一老徐:

   您好徐静蕾,首先向您致以春天的问候!你知道俺是谁吗?俺是你的“粉丝”!不,比“粉丝”还铁,应该是“粉条”啊!作为一名博客新手,俺已在博文中多次提到你的芳名。如此钟情者,起码也是特级“粉丝”吧!虽然传言你曾与阿猫阿狗发生过这样那样的绯闻故事,但俺宁愿信其无,不愿信其有。你是那么清纯可爱,又有集编、导、演于一身的才智,能跟坏小子们玩真吗?所以,俺顶着全村人的讥笑,义无反顾地当了你的“粉丝”。

   作为“粉丝”,俺常以“见博如见人”之情去看你的博客。新浪博客排行榜上,紧跟你的名字之后是韩寒。俺不知道此人是谁,大概也是个网络名人。我看到,到今天上午为止,你的博客点击已达8236万点,韩寒的博客点击也有6317万点。如此天文数字,既是你们个人创造的奇迹,也是网站创造的奇迹。如果时光倒退几百年,六部九卿十三科道以及八大朝臣都不会相信,天下能有这么多人去关注一两个民间小男人小女子的信手文字。

   今天看你的博客之前,见到3月26日《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文章《点击率造假背后的虚无狂欢》。该文说的是,《明朝的那些事儿》一书能在网上创造数百万点击率,是雇用团队进行过点击造假,而网站则是引导和操纵网民的“网络推手”。该文认为,高点击率主要靠两种因素:一是作者本身有强大的号召力;二是网站长期、连续的强力推荐。

   网站为什么与作者联袂创造高点击率?该文说,一切都是为了“眼球经济”。很巧,在同一张报纸上,另一篇文章《于丹是怎样炼成的》则从电视的收视率上,分析了“眼球经济”和文化的大众消费。这篇文章言道,电视媒体以强大的传播功能,推出“心灵鸡汤”,使自己名利双收,获得巨大效益。文章借他人之言,提醒公众注意,电视等媒体正在通过各种机制,对艺术、文学、科学、哲学、法律、道德等文化产生的诸领域形成巨大的危险。而以此为代价创造的收视率,从商业逻辑来说,无非是它带来的广告利润和商业资助。

   虽然于丹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上对圣人的典籍进行了某种“改造”性解读,但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技巧,将艰深的典籍普及给不同文化层次的大众,实在值得称道,连俺村的爷们都说好,所以俺反对拿她说事儿。如果将上述文章观点用于目前极为火爆的名人博客,或许更为贴切。因为博客网站与电视相比,更为重视利用名人创造商业价值,也更在形成它并不在乎的那个巨大的危险。

   俺想告诉你老徐的是,尽管已经有人质疑名人博客点击率也存在造假,但作为你的铁杆“粉丝”,俺不容对你有此怀疑。“网络推手”是网站的事,你老徐决不会让人造假。你如果造假,点击率早就过亿了。俺这里主要想说,自己受上述两篇文章的启示,联想到某些名人博客,虽然其点击率畸高,却感到它正忽悠着踊跃参与点击的广大“粉丝”和网友。

   仅以近日那个韩寒的博客为例吧,他一会儿推荐自己的照片,一会儿又推荐某哥们的汽车网站;一会儿说自己挺喜欢一个小姑娘,一会儿又说看到一条被撞的狗了;一会儿说经济学家多是“大户人家养的狗”,一会儿又“错把吴敬琏听成了吴倩莲”……(经济学家吴敬琏最近放言“拆迁户不应按市场价得到补偿”,自找挨骂,但韩寒骂得痞了点)。他的博客,有的通篇就是一个标点,看着不知所云。去年曾看他的博客,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出门踩上了粪便”写成的文字,以后再看他的博客,真的感觉就像踩上了粪便。

   再说你的“老徐博客”,虽然比韩寒以及其他某些名人的博客强多了,但仅以近日的博客为例,也一会儿是去某小屋子里按摩了,一会儿是想到给奶奶选的墓地了;一会儿是“斗地主面前人人平等”了,一会儿是小猫咪长得漂亮了……甚感东拉西扯,混乱陈杂。

   在电视“选秀”节目中,俺经常瞅见一位余秋雨评委。他号称中国当代文化学者,是各种场面和博客里的大名人,但其博客竟然也多有名不符实。甚至为了标新立异,摆显创见,在3月26日的博客里,他以大学者的口吻训示人们不要读多少书,断言读书是“浪费生命”。除去前后相悖的故作高深外,只是文字质量比你和韩寒略胜一筹。听说他是读过书的人,还一再出版自己的书卖给别人读;他也没有因为读书而“浪费生命”,甚至还征服了他的博客里都时隐时现的忘年交红颜夫人,亲自佐证了“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说法。

   俺为了增长见识、学写博客,曾一次次浏览学习你们几位的名人博客,但却大有收看《新闻联播》之感——不看想看,看了就那个。可见,对于某些名人博客,喜欢与不喜欢是一回事,但被喜欢或不被喜欢的博客的好坏高低,并不能以点击率论英雄。其实,无名普通人的博客,大都充满着平常人的寻常乐趣,有的比某些名人博客好看多了。

   年轻而美丽的老徐,俺这里决非全盘否定名人博客,例如冯骥才的博客就办得质量上乘,你的博客还被出版成书。相比之下,俺的博客简直惨不忍睹,甚至还不如你和韩寒的博客。俺乡下人写博客,无非是家长里短,娶媳生娃,母猪配种,农资防假,棉地治蛉,稻田除稗等等,文不显纹,章不成张。但是呢,俺是无名之辈,博客主要写给自己或少数朋友看,好与坏都对社会、对他人影响不大。无名的草根博客,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随意而为,信手而诌。然而,你们名人博客就不同了,就不可以这样!名人博客,点击率动辄百万计、千万计,看者如潮,影响面广,它早已不是自家院内扫来撮去的垃圾、任意胡捏的尿泥。例如读书“浪费生命”论,假如是在俺的博客里,就没有几个人看,看了也只当胡说八道,不会当真;而写在余秋雨的博客里,就会因为是名人之说,不仅看的人多,而且极易相信,因而误导国人而成为真正的胡说八道。

   另外老徐,广大的“粉丝”和网友是带着几分崇拜、几分爱慕、几分好奇、甚至几分迷信去看你们名人博客的,如果你们名人的多数博客拿不出真材实料,并且经常弄出一些文字垃圾应付他们,那就太让他们失望了。那样,既是对他们的藐视和情感亵渎,是要他们真的“浪费生命”,也是对公共资源的一种损害,更是那种“巨大的危险”的助长。对于这种名人博客,点击率越高,除了网站的商业之利越大之外,对社会、对公众造成的损伤也越大。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们不必迷信名人博客的点击率,你们自己也不要迷信。

   可爱的老徐,别误会俺在怀疑你们的能力。如果真让你们正儿八经地静下来写书写文章,你们一定不会像写博客,在网站及网友的无形催促下,为了保证频繁更新,每天花睡觉前烫脚的一点时间,疲惫地、庸懒地、随心地在键盘上敲出若干不知所云的汉字,就杂草乱麻般地发上博客。因此,俺也借助你劝劝其他博客名人,如果自己因忙而无遐顾及,或者确实无话可写,那就不要勉强凑合,用一篇篇毫无意义的垃圾文字忽悠我们“粉丝”。

   另外老徐,听说你的10万册《老徐的博客》遭到冷遇,还没有卖完。其实,俺想买可书店里没货。这事不要紧,你不妨先签名赠俺一本,然后俺帮你到“粉丝”较集中的地方签名售书。如果“粉丝”们借口已在网上看过这些博客文字而拒不买书,俺就替你吆喝他们一声:既然如此不够意思,就别再免费点击俺们的“老徐博客”了!    

                             (2007.3.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