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此赖账,北京不变纽约了?

(2006-09-29 23:37:47)

如此赖账,北京不变纽约了?

(是谁制造了“北京劝返民工”的谣言?)

赖国清

 

前几天写了篇《北京如变纽约,民工应当早撤》的短文,说的是媒体报道北京市2008环境建设指挥部就奥运立法工作进行部署,将对在京从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百万农民工劝返回乡;如此卸磨杀驴地劝返民工,北京就能变成纽约?文章刚发到网上,第二天的927日,北京就召开新闻发布会,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北京奥运立法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周继东在会上说,日前关于“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将劝返100万农民工的说法毫无根据,自己从未听到过这样的说法。”

按照周主任这么一说,“北京劝返民工”之说就纯属谣言。不“劝返”清理民工,北京的“国际形象”仍会被“抹黑”,北京也就变不成纽约。然而,“北京将劝返100万农民工”的说法真的毫无根据、是媒体在造谣吗?其实,就在13天前的914日,北京市2008环境建设指挥部在北京会议中心下发第一批奥运立法工作安排,正是这位周继东主任在新闻发布会上郑重表示,北京奥运,“对于从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的农民工,预计有100万人(仅计算建筑业),对这部分人将由建委协调施工企业整建制劝返回乡。”

周主任宣布完这样一项决策,仅仅过了13天,就又召开新闻发布会自我推翻,人们听来如同笑话。于是乎,就有网友在我的文章后面跟帖道:“哈哈,变啦,变啦,北京宣布不劝返民工了,北京不变纽约啦!”那么,一个重要政府官员,十余天,大变脸,一人说出完全对立的两样话,这船到底歪在了哪道弯?

是媒体的有关报道的确失实了?人家周主任13天前的讲话,所有到会的记者都听错了,听反了,然后人人都写成了假新闻?可是想想,对于这么严重的失实报道,周主任以及他的上下人等竟然这么多天都没及时纠正,窃以为没有这种可能性。

没有这种可能性,那只有另一种可能:周主任13天前说的是真,13天后说那是“谣言”也是真。你想想,13天前说的“劝返民工”,因为卸磨杀驴,不得人心,立即遭到社会舆论的强烈批评和攻击。这一点自然在人们的意料之中,却完全在周主任他们的意料之外。在舆论的压力之下,于是就有了13天后周主任的改口和反击。此一时,彼一时,失策也好,失误也罢,只有将13天前说的话彻底赖掉,才能缓和那个“谣言”造成的被动。官场之上,某些机关,这也是常见的游戏。

令人吃惊的是,如此赖账,竟然脸不红、心不跳地专门开个新闻发布会。一个负责任的组织,一个诚实高尚的政府官员,是不应该说话不认账而出尔反尔的。手握权力的人说出话来又不认账、出尔反尔,对社会、对民众来说,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既然说北京“劝返民工”是“谣言”,那我们就希望它真的是谣言,更希望有关方面能够兑现周主任“辟谣”时作出的郑重承诺,即北京市在奥运期间绝不可能出现“劝返民工”之事。咱北京的有关官员、有关部门和奥组委应该知道,国外大城市举办奥运会、亚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都是一向遵循“不扰民原则”。例如,2002年韩国釜山举办亚运会,当局力求“办亚运会不影响市民生活”,因而没有交通管制,没有警车开道,不搞人海战术,处处节约成本。前往采访的中国记者,曾对此赞叹不已。

当然,中国的官员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他们不屑于别人的利民之策。北京一旦奥运工程完工,谁敢说周主任他们不会再次出尔反尔,将现在“绝不出现劝返民工”的承诺说成“自己从未听到过”的又一媒体“谣言”。到那时,可以不用“劝返民工”的说法,而实际进行各种名义下的民工大清查,哪个民工不自动离开北京,那可是自找麻烦。

在某些中国官员看来,没有民工的北京,北京才会变得纽约一样漂亮而更符合奥运环境要求。所以笔者还是那句话,北京如变纽约,民工兄弟应当早撤,你千万别等到卸磨杀驴那一天。

                               2006929(星期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