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江南多才俊?(原创)

(2025-01-01 22:49:53)
标签:

文化

历史

分类: 吾思吾道
为何江南多才俊?(原创)

网上流传一张历代科举状元与进士的榜单,虽然只是一部分,并不完全,不过从这张榜单上可以看到一些端倪。

为何江南多才俊?(原创)

根据上图统计,状元(府)230人:

1,苏州府54

2,福州府26

3,吉安府24

3,徽州府24

5,绍兴府19

6,湖州府16

7,杭州府15

7,常州府15

9,泉州府11

11,兴化府10

12,嘉兴府9

13,宁波府7

 

状元(省):

1,江苏,69

2,浙江,66

3,福建,36

4,江西,29

5,安徽,24

 

进士(省):

1,浙江,11533

2,福建,8612

3,江苏,6822

4,江西,5386

5,安徽,2081

 

1,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出状元和进士最多的省份,从地理范围上都是华东六省之内,缺了山东,其他都在;

2,苏州府,徽州府,绍兴府,湖州府,杭州府,常州府,嘉兴府,宁波府都属于吴语区,进士浙江最多,状元江苏(苏南)最多,都在吴语区。

为何江南多才俊?(原创)

为何江南多才俊?(原创)

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是江南四大才子,自古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是江南所在地的代表地。此处的“江南”,并非字面意义上长江以南的所有地方,而是一种文化地理概念。其核心区包括长江、钱塘江下游沿岸,以及两者之间的太湖流域,总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不足全国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一。

 

然而,就是这样一块面积不大的区域,却似乎集中了中国人对美好事物的全部想象,许多地方都被冠以“坚笔江南”“小江南”之名。事实上,与其他区域不同的是,江南的崛起并非一时一地之功。而是在千余年间,五大城市轮番发力,将江南逐步推向经济、文化上的巅峰。(《这里是中国1》)

 

隋唐以来,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了638位状元,这不足全国国土面积百分之一的土地上,状元占全国的36%。江南多才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重心南移: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大规模开发,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这个时期江南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所发展,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安史之乱后,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期,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最终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了江南农业生产超过北方,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江南地区经济逐渐繁荣,隋唐时期扬州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经济发展到达了高潮,那时的苏州杭州都是一线城市,天下赋税半出江南。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文化和政治的发展,使得江南逐渐成为人才辈出的地方。

 

2,自然环境优越:

在北纬30°附近的亚热带地区,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不断从高空下沉至地面。温度越来越高,水汽也越来越不易凝结,难以形成降雨。受此影响,北纬30°附近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地带,从北非到西亚,几乎连成一片。如果没有意外,同样位于北纬30°附近的中国南方地区,也会比现在干燥得多。但是“意外”还是降临了。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青藏高原,比平原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更多。夏季,高原表面吸收的太阳能不断加热地表上方的空气,相当于将一块巨大的太阳能电热毯放到4000米高的大气层中。

为何江南多才俊?(原创)

大气受热上升,地面气压降低,高原开始“抽吸”外围的气流进行补给,一个大型“抽风机”制造完成。南亚季风、东亚季风都因为青藏高原的“抽吸”而加强,并深入内陆。源于太平洋的东亚季风,势力大大增强,它可以从海洋深入中华腹地,击退行星风系对中国南方的控制。充沛的水汽驱散了北纬30°的干旱,一个烟雨江南诞生了。(《这里是中国1》)

 

江南地区地势平坦,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温润,风景如画;江南地区水资源非常丰富,除了长江和钱塘江两大水系外,江河湖泊纵横交错;江南地区物产丰富,生活富足。这种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得江南人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文化和艺术,从而产生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和才子佳人。

 

3,历史和政治因素:

从先秦汉时期黄河流域的经济中心,汉末三国战争,五胡入华,北方陷入战乱。地广人稀,江南地区尚未开发,经济已发达。然后隋唐时期是大一统的时代,黄河流域重新开发,中心还在北方,南方还在开发中,但是安史之乱,北方诸侯和城镇的割据统治残唐五朝,北方再次陷入战乱,又出现了衣冠南渡。很多人为了稳定,又向南方迁移,此时南方已经开发得差不多了。江南地区逐渐开发并崛起,最终成为经济和文化中心,而南宋的都城是杭州,这也表达了南方经济支撑的需要政权。此时,经济重心基本南移。

 

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经济稳定增长,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书院和学术机构,为文人墨客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

 

4,文化传统和教育重视:

文化传承和文教崇尚:自东晋衣冠南渡以后,江南士族便多以文才相尚,江南学术发达,世家大族藏书、读书风气盛行,加速了文化的传播,也促进了民风的转变。经唐至宋以后,崇尚文教一直是江南文化最鲜明的特征。

 

书院的兴起与讲学兴盛 :范仲淹的“善国者,莫先育材;育材之方,莫先劝学”之说在江南士族中受到推崇,社会兴学重教传统深厚。自宋代以来便书院林立,讲学兴盛。明末时,以东林书院为中心,形成了环太湖的书院网络。至清代,如苏州紫阳书院、杭州诂经精舍、南京钟山书院等均由名家执掌,并培养出大量优秀的学者,为乾嘉时期学术的兴盛作出了重要贡。

 

家族教育的重视 :读书是江南家族教育的最核心内容,江南各家族都把读书作为振兴家族的最重要手段,有一整套的促进子弟读书的制度。明清时期,江南有着大量的由家族为本族成员创办的族学、义学。

 

江南地区有着深厚的习文重儒的文化氛围,家族教育传统悠久,这种教育传统使得江南地区人才辈出,学术氛围浓厚。学术传承、文教崇尚、书院讲学以及家族教育等,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江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5,经济的发达促使对教育的投入:

“海内人才,半数江南;天下税赋、半出江南。”为啥说江南出才子?不是因为江南人特别聪明,而是因为江南人喜欢对教育砸钱,砸了几百上千年了。同时,江南的富裕,相对来说也有经济实力对教育砸钱,更愿意对教育砸钱。因此,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费钱的事情,有钱才能办教育。都说江南人没有夜生活,相比长沙、成都等地热闹的夜生活,而南通的夜市卖试卷!

 

6,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

江南地处南北交通要道,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自然条件好,吸引了大量的知识分子移民来江南地区。没有战争,相对比较和平安稳的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与人才的流动是一个良性的互动关系,这种地理位置使得江南地区容易吸引和聚集人才,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的文化和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江南多才俊的现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经济重心南移、自然环境优越、历史和政治因素、文化传统和教育重视、经济的发达对教育的投入以及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等。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促成了江南地区人才的繁荣和多样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