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今天回头看了一个北大教授的文章,是我早就下载的,曾看过,觉得高深不可测,思路颇难紧跟其后;今天不免又看,倒觉得一篇论文写的过于华丽了,那些漂亮的,原本应该有助于阅读的辞藻反倒经常打断我的思路,论述虽然扎实,却也不免暴露出情感的过分倾向,所谓过分则是,情绪大于观念
想起来本科时在论文写作课上的傲慢,还曾给此课的老师发过邮件,大言不惭的并满腹牢骚的说那些论文就有义务被人看懂,沉闷是不可饶恕的错误,尘封是必然而且不需同情的。老师后来说我们在观念上可以讨论,但是后来也并没有真的讨论,我不过是些情绪罢了,而且还明确的暴露了自己的浅薄和傲慢,所谓少年轻狂大约就是这样,多年后忽然想起,让自己汗流浃背。真感谢那位老师的宽容。
现在自己开始写沉闷的文章,目的不是华彩却是平稳,去除一切的比喻象征,一切修饰夸张,仅仅是简单的叙述,仅仅是给出应该有的结论。论文会选择它自己的读者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