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言在审美、伦理、宗教中寻找界限。

(2008-03-21 10:57:31)
标签:

读书

分类:

读维特根斯坦是一件冒险的事情。一个完全不用分析和推论的方式书写哲学论文的人,在他的书里,没有引用、没有注释,全部用格言的方式纪录。同时,他的书写中充满了反讽和悖论,嘲弄和真诚,这使得阅读他十分困难,因为不知道他这样说是不是真的如他字面所言。小心谨慎,回避那些可能的陷阱。

 

最近通读了他关于伦理学、美学、宗教的演讲稿。这些题目并非如其本身一样在讨论这些“是什么”的问题,实际上,他回避了这个。在关于本质的问题上,维特根斯坦没有直接的讨论,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断定他是一个无本质论者,相反,他对这些本质的判断从来都是就是坚定不移的。

 

关于审美、伦理、宗教,维特根斯坦集中于语词的讨论,即:满足、应该、相信。

 

在面对一个作品,被打动的时候,我们说出一些叹词,好或者泪流满面,这只是表达了我们的满足感,但是对于这种满足感是什么却什么都没说。关键在于,满足这个语词的用法,本身含有一个程度的问题。这往往意味着一个东西恰到好处的让我们感到满足、高兴、愉悦,可是这跟我们吃了一份精美的食物之后的满足感,或者见到朝思暮想的人之后的满足感一样吗?我的意思并非讨论感觉是否一样,而是说,当我们都是用满足这个词或高兴这个词的时候,这个词是否有什么特别的用法,是否从这个词本身就可以看出这些感觉中微妙的差别。显然不能,我们对这些语词在用法上,没有区别。

 

可是一个好的运动员和一把好刀,同样是用“好”来修饰,我们都只得到所指不同,因为在说好的同时,已经前在的有一个标准或者准则在哪里,我们明确的知道什么是好刀或者号运动员。但是这个词用在艺术品上,我们谁知道什么艺术品就是好的呢?这个标准太模糊了。什么样的作品能带给我们以满足感?或者换言,什么样的作品不在感觉上造成缺憾?这一点确定起来之困难,完全不同于说,这个小节再快点,或者这幅画应该再加点红色之类。这样的标准是不能被量化的。

 

那么是不是就没有标准了呢?那么我们如何认定一件作品是艺术,是美的,而不是一件垃圾。

 

维特根斯坦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事实上这不是他要回答的问题。他的焦点始终集中在“好”“满足”的用法上。这些语词只能描述一个一个的事实,只对经验事实起作用。然而,一旦涉及审美的对象,或曰本质,这些原本具体的语词就碰撞到了自己的边界。我们依然这样使用,好或者满足或者高兴,但是这样的表达中,要么,让这些语词表达了一个它们自身无法规定涵盖的内容;要么,就是将一个关于终极的,审美的意义降低为一个经验的事态。

 

鉴于此,维特根斯坦的倾向,据我的理解,是在澄清语词的界限。当语词超越自身的界限使用的时候,它的意义并非是他表面所表达的意义,语词的指向很可能不是一个能够按迹所寻的对象,并且因为长久以来的如此的使用,使得我们认为真的存在一个和语词对应的“本质”。

 

但是由此就匆忙断定维特根斯坦是反本质的,如我开篇所言,是谬误的。他并不否认这样的表达是符合语法规则的,他只是声明那些看上去似乎说出了什么意义的表达,事实上,并非看上去的那样,因为语词被超越其边界使用,所有可能在其中呈现的意义,都是我们的推断和猜测。

 

如此一来,关于伦理也如此,关于宗教也如此。

我们应该遵守语言的界限,对于语言之外的,不可说的,要保持沉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