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乐争论了一个小时,我终于承认我是一个用理想修改现实的人,关于牺牲的种种批判统统存在一个隐形的前提,即婚姻、爱情、亲情、友谊等等一切人的情感不是生活生存的目的。只有当这些情感不是以目的的形式存在的时候,它才可能摆脱牺牲这种交易和压力。人与这些情感相伴成长,愉悦他人的同时也愉悦自己。但这是一个理想,理想总是要在现实中妥协,并且寻找平衡点。
所以,我所见到的人,以结婚为目的,换取长期自动提款机;以生育孩子为目的,养儿为防老;以交朋友为人际目的,出门靠朋友,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人跟你提起当年他如何对你种种感人至深的场景,十有八九有事相求。对于那些把人情当成目的的人,如果不是先为对方牺牲一些什么,如何能换取将来对方给自己的回报。我们精确计算这些牺牲,作为生存的技能,和考英语四级计算机2级一样。生活如此现实,要求我们每一个都持着流利的英语,精通计算机,仅仅为了自我愉悦,根本不现实。
于是,我缩小全部立论所适用的范围,不但只存在于少数人身上,而且是少数人身上的某类情景中出现。但是我绝不放弃这样的理想,理想终究是来修正现实的,至于现实种种,人们常说“存在即合理”但绝不是“存在即美好”。
前一篇:爱的牺牲——强买强卖的交易
后一篇:书写,一次危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