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英国剑桥大学纪念徐志摩诞辰想到的

(2017-01-27 15:21:33)
标签:

传统文化

新诗

徐志摩

剑桥大学

康桥

分类: 随笔杂文

由英国剑桥大学纪念徐志摩诞辰想到的

http://wx3/large/48c3ab9fgy1fc57n90ch3j20cg08aglz.jpg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徐志摩《再别康桥》)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即将进入丁酉年,我却想起了一件事。十二天前,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举办了一个活动:“剑桥诗人徐志摩120周年诞辰纪念”。一位伟大的中国诗人的诞辰纪念办在异国他乡。这让我心里难平,惆怅不已。不禁暗自思忖:为什么这样?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

       因为徐志摩早年留美转英,就读于剑桥大学。似也顺理成章。然而我心仍有不平。近年来中国诗坛可谓活跃,诗人与诗歌若过江之鲫,如牛毛纷纭。而我这般寂寂无名半诗者,对上世纪初活跃于中国诗坛的著名诗人、新月派诗歌先行者的徐志摩尚有缅怀之情,当今大腕诗人总该有怀念之意吧。

       于是我网搜媒体,无奈却怎么也看不到有关纪念徐志摩诞辰的报道,仅有此次英国剑桥大学的纪念活动,并且邀请中国著名诗人参加。好像有点反客为主的意思。在我看来,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诗坛的疏忽与欠缺。

       有一次去深圳仙湖植物园,看见偌大的草坪边,幽雅的林荫路旁,几座汉白玉或大理石雕像矗立,心中不免感慨:为什么独不见近现代诗人、作家、艺术家雕像?在中国传统文化史的长廊里,那可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啊!我们怎能忘记,是他们的诗篇与华章,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是他们的建树,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文化品质!

http://wx4/large/48c3ab9fgy1fc57nq80ouj20cg08ajs1.jpg

(曾经去过很多旅游景点,几乎难寻中国现代文化名人的雕像)

       感慨之余,不禁神伤。回眸远眺:从魏晋之后初唐盛时引进佛教文化,大唐盛世融入阿拉伯伊斯兰教文化,到上世纪初以梁启超为代表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及新文化运动,都使得中华文化向前推进一大步,而新诗、“自由诗”则随着“西学东渐”引入中国,伴着白话文兴起,逐步占据诗坛重要地位。

       历史毕竟翻开新页。也正是徐志摩的同代诗人、作家以及其他文化名人,在继承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和引进西方先进文化,使得中华文化厚重而博大。今天,当我们的诗人们激情满怀地书写着一首首新诗(自由诗)时,可曾想过上世纪初的诗歌先行者,可否意识到我们的笔下正流淌着那些诗的神韵?

       据闻前不久,中国纪念莎士比亚,就好像今日之英国纪念徐志摩。不过令我匪夷所思的是,莎翁毕竟未在中国留学,也没在中国定居啊。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他?甚至还成立了莎翁研究会?恕我孤陋寡闻,在我印象中,中国好像没有徐志摩们的研究会。但愿是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是有,也只在民间?正如几年前我参加海子诗歌纪念活动,只是安徽同乡组织的非正式形式?

http://wx4/large/48c3ab9fgy1fc57o8r28hj20cg082jro.jpg

用文化架起与世界联系的桥梁,需要对本国现当代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事实上,我很崇敬和景仰莎翁及其戏剧。只是想说,面对如此“厚彼薄此”,尽管彼此无法相比,却仍令我神情黯然。我举眼四望,书店里、网络上,那些一个个曾经耀眼夺目的名字,被弃于“后宫”,“红颜未老恩先断”。

       我再一次走进当代中国文化名人中,便发现一个隐藏其间的奥秘,那就是,现实的实用主义,远甚于精神的传递、文化的理想主义。有时候,一些媒体上倒是有那些过往诗人、作家的记述,却仅止于只鳞片爪的文字或视频,而多让位于当下浮躁、直白的文字和当今“大师”们的轮番表演。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大概我心中的不平与惆怅,即由此而来。便又想到另一个命题:尊重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须从理解与尊重各代文化名人开始!哦,谁能告诉我,这或将很快成为现实吗?

2017/1/27

【图片来自网络。涉及版权,告知删除。】

相关阅读:http://www.toutiao.com/i6380177061754962434/

​http://www.yidianzixun.com/home?page=article&id=0FXnNcY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