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罗尔事件”我说几句

(2017-01-19 15:27:46)
标签:

法治

社会

道德

大众

人言可畏

分类: 随笔杂文

关于“罗尔事件”我说几句

http://wx3/large/48c3ab9fgy1fbvyth7fvxj20cg07sdfy.jpg

(在事件过后的平静中,我们才能对事件本身及其影响进行理性思考)

       “罗尔事件”过去近两月。是月十五日,罗尔本人在其公众号宣布“竭五年之力”的新书《那些义盖云天的人儿》将于春节前由海天出版社出版,“罗尔事件”再次回到公众视野,遂遭致一片嘘声、一地口水,仿佛此人已成千古罪人。

       一直没谈这个话题,是因为我当时不甚清楚来龙去脉,也因为公众处于“热血沸腾”时期,说什么都会被口水淹没,反而不利于阐明道理。近两个月,我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罗尔事件”始末,又经过一番深思,觉得现在有必要说几句。理不说不明,否则以后还会发生类似情况,口水照样满地。

       我与罗尔素不相识,如果说有关系,也是曾经同行,知道他在我一位朋友主编的杂志做过编辑。即便他现在有机会看到这篇文字,也未必知道我是谁。因为我已两易笔名。所以在这种我与他任何没有交集的前提下,就比较客观理性,也能令读完这篇文字的朋友放下成见,冷静思考,有所信服。

http://wx4/large/48c3ab9fgy1fbvyuydcwrj20cg07pq37.jpg

(满怀同情与爱心的大众,如果多一点理性,也不至于出现后来的事件)

       作为父亲,罗尔在女儿罹患重病时的心情,可以想象。而作为写作者,如果罗尔冷血和冷酷,便不可能从事这么多年的文字创作。并且,一个寂寂无名小编辑走上比较成功的写作之途,其间的经历与打拼常人未必理解。因此女儿患病,他希望用写作换得医药费,以保住他过往“劳动成果”,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你硬要他变卖房产为女儿治病,似乎就有“一个人必须在众人划定的模式下生活”之嫌,同时也忽略了另一个事实,即房产也是他多年做文字工作赚得的,只是发生于女儿患病之前。换句话说,女儿患病之后,他只要不触犯法律,凭一技之长赚钱,为女儿治病,又何尝不可?

       倘若你说他利用大众的同情心,“骗”得捐助款,不道德。那么这里就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一是什么是“道德”?这所谓的“道德”是否明文规定人必须这么做或必须那么做?二是他并未隐瞒或编造女儿重病的事实在网上发文,如果受众先了解他家庭收入情况,再行“打赏”,又怎会发生后来的事件?三是女儿患重病需要多少医疗费用,以及房产变卖后的任何意外谁都无法预料;四是变卖房产后,他一家人无路可走成为乞丐,再撰文获得“打赏”,是否才算“道德”?

http://wx3/large/48c3ab9fgy1fbvyvghnenj20cg08at91.jpg

(法治社会的道德,是法律法规框架下形成的道德,应该法治在先道德在后)

       所谓“道德”,历来是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用来贬斥或打压对手的杀手锏、隐形杀手。因为它没有文字规定,没有标准,只是大众的心理取向,是大众的“口舌”。然而,当你理性思考后会发现,“道德”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会发生相应变化。例如过去女人“从一而终”“后人立石题烈名”,是为最高级别“道德”。而今天,女人改嫁谁能说她不道德?

       今天的社会是法治社会,法治社会就必须首先以法律法规来衡量人的言行。因此拷量罗尔行为也首先是也必须是法律法规,而不是所谓的“道德”。否则就会出现“道德”凌驾于法律之上,“道德绑架”当事人就犯的社会问题。这种做法本身是否符合道德,我们倒要打个问号。否则,近百年前,一代天骄阮玲玉的绝笔,昭示“人言”这个“可畏”而凶恶的无形杀手,还会在阴暗角落负隅顽抗。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出现很多事件,无不牵涉到“道德”问题。对此我们需要沉下心,好好思考下什么是符合现实社会的“道德”?法律法规是否需要更完备更细化?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个结论:任何社会问题,都要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并在此框架下形成道德规范,而不是以口舌与情绪游离于法律法规之外形成另一套标准。只有这样,中国社会才能走上法治和理性的轨道。

2017/1/19

【图片来自网络。涉及版权,请告知删除】

相关阅读:http://www.toutiao.com/i63772041882537825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