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崇高”与“金钱”到底有没有关系?

(2017-01-14 12:20:07)
标签:

崇高

财富

庄子

《逍遥游》

彩虹

分类: 随笔杂文

“崇高”与“金钱”到底有没有关系?

http://ww3/large/48c3ab9fgw1fbq0z5vbkdj20cg07v74g.jpg

(“崇高”是一种精神气质,是“经风雨见彩虹”的况味)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崇高与金钱无关》。我觉得写这篇文字的人要么是涉世未深的“雏子”,要么是喜欢“大而无当”的主儿,再或者就是“我说你听,我写你看”的角儿。因此我这里要郑重回答:“崇高”与“金钱”既没有关系又有关系。

      “崇高”与“金钱”,原本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前者指人的精神世界,内心的强大足以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有点“经风雨见彩虹”的意思;“金钱”是用于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从事易物的货币。前者具有哲学与美学的性质,在中西方文化中殊途同归;后者属于物质与经济范畴。

       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或者混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或者以金钱的多少来衡量是否“崇高”(即“价值”),尽管这些人并不清楚这个词的概念(或许因为想不到这个词?)。但是从他们的眼神里、从他们对你的态度中,你可以明显感觉到这一点。现实生活中有不少这类实例。

http://ww2/large/48c3ab9fgw1fbq0znv84aj20cg08gdg1.jpg

(“崇高”是以精神的力量呈现,仿佛熠熠生辉的钻石,颗粒虽小、价值却大)

       比如在亲戚朋友中,你或许会遇到这种情况:当你拥有相当多的金钱时,他们的眼光会闪烁、语气会细微,在你面前,人也仿佛矮了三分;反之他们便会轻视甚至鄙视你,对你颐指气使。这也应了那句古话:“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听起来似乎有些悲观,但它是客观存在。

       在我看来,这类现象在现代社会应当属于正常。我虽然不认同“存在即合理”,但是我相信“存在”一定有它的理由。为什么?因为你内心的强大、精神的丰富,这种“崇高”也就是为社会所承认的“价值”,正常情况下便会获得丰厚的金钱回报。然而,这只是事物的一面。如果思考到此为止,还处于浅层,属于“线性思维”。

       社会是个复杂的有机体,好比一个人的身体。当社会的各种机能健康时,血液循环是正常的,可以保证“身体”各个部位有机协调运作。但是一旦某个部位发生问题,比如说肠道,就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其症状就是大腹便便,血压增高,行动迟缓,肥肉增多,稍有运动就会气喘吁吁,更谈不上“经风雨”。

       进一步说,当一个人只注重强身健体,忽略大脑运动、精神给养时,轻者会“四肢发达,头脑简单”,重者就会出现种种病症,如脑力下降,脑细胞枯萎,痴呆偏瘫,甚至全瘫。因此要使人的机体健康运作,血液供应与良性循环至关重要。社会机体亦如此。在人体是血液,在社会是资源。当人们通过努力,在社会资源有序供给时,他们正当获得的金钱,就成为“崇高”的标志。

http://ww3/large/48c3ab9fgw1fbq1078vrcj20cg07vwfb.jpg

(化而为鸟的“鹏”,扶摇直上九万里——矗立于武夷山的庄子塑像)

       然而这有个“度”的问题,即金钱达到怎样的程度,才是“崇高”的体现,而不是它的反面?庄子在《逍遥游》里有一句话叫“鹪鹩巢于森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鹪鹩栖于森林里,森林再大,它只能占居一根树枝;偃鼠喝河里的水,河水再多,它也只是为了填饱肚子。

       对于人来说,金钱达到一定数量(度),便可以如鹪鹩与偃鼠一般生活得优哉游哉;超过“不过一枝”“不过满腹”的“度”,如果不只为个人享用,而是发挥更大效用,即为他人为社会造福,“金钱”就与“崇高”有关。反之就无关。

       概括言之,“崇高”与“金钱”无关,是因为两者一为精神一为物质;说它们有关,是因为社会正常有序情况下“崇高”可以获得丰厚的“金钱”,而“金钱”反过来体现“崇高”。这就是既“对立”又“统一”。关键是两者之间需要公平、公正的标尺。

2017/1/14

【图片来自网络。涉及版权,请告知删除】

相关阅读:http://www.toutiao.com/i637530441611477043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