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想被散发,是写作者快乐的事

(2017-01-05 14:59:56)
标签:

思想

写作

鲁迅

伟大

阿q精神

分类: 随笔杂文

思想被散发,是写作者快乐的事

http://ww2/large/48c3ab9fgw1fbfrd69579j20cg08mdg5.jpg

(自媒体写作者,虽然独处一隅,思想散发的空间却足够大)

       其实,这篇文字还将引出我下一个命题,那就是“‘头衔’真的很重要吗?”换句话说,有“头衔”的名人与普通人在思想散发过程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所谓“居高身自远”。如果你名气足够大,思想就可能如影随形,会散发得范围更大,影响更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话语权”。

       另外就是在经济上有相当实力。当然这不属于本文题中之意。恕不赘言。这里也不谈那些有“头衔”的名人即便没有思想,说出的话也会被无数人传播,被无数人追捧,甚至很多人不经过大脑过滤,鹦鹉学舌。这里只谈自媒体写作者。

       作为自媒体写作者,当你的思想被复制,是无法证明的,甚至不能自证。保护知识产权一直是个难题,道理就在这。说这个是因为我的思想就多有被复制的情况。但是没人相信那是我的思想,只有我自己清楚。因为我喜欢思考,即便对经典著作,我也喜欢多角度思考。这种习惯大概是从十几岁记日记时开始的。

http://ww4/large/48c3ab9fgw1fbfrdrnzt6j20cg07xmxj.jpg

(思考的过程好比人在旅途,不断积累知识的同时,收获阅历,产生思想)

​       我想,这也应该是一个写作者必备的素质。否则,就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然而现实中我们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某些顶着学者、专家、作家,甚至“大师”等等令人目炫的“头衔”的名人,在公众场合说话,乍听起来觉得耳熟,细听就发现他们不是背书,就是对经典解读。对一般人来说,却又难以分辨。

       好,我们也暂且撇开这些不谈,单从另一个角度说,即某种思想有没有落你的名字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思想能不能有效地被散发。如果你明白写作的目的是什么,你的思想通过一定渠道散发,并影响一些人,那就是件快乐的事。因为你写作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表达思想。

       我一直信奉:作家首先是个思想家。因为没有思想的作家写出的作品等于一堆没有生命的文字,充其量是摆在橱窗里的模特儿,你无法靠近她,更无法与她产生灵与肉的交流。历史上凡有思想的作家,无论他们表现的是何种人生状态,如海明威描写的“迷惘的一代”,塞林格、凯鲁亚克陈述的“垮掉的一代”,以及鲁迅揭示的“阿Q精神”,都是不同的思想表达,而这些思想给同时代人提供思考的可能,即如何走出这些精神的迷惘与困境?当然也给后人提出警醒。

http://ww3/large/48c3ab9fgw1fbfredyolfj20cg08a3yx.jpg

(鲁迅的伟大与永生,正是因为他的思想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事实上,现实中还是有作家或评论家在表达深刻的思想,比如著名文学评论家谢有顺。前不久他就专门著文批评“现在许多作家的良知是昏暗的”。这对作家的昏昏然的现状有着极强的穿透力。他所说的“良知昏暗”当然是指某些顶着作家“头衔”却没有思想的人。这种批评有恨铁不成钢的意思,又有对现实的无奈。

       勤思考与有思想,是起始到终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需要不断积累知识、不断经历生活。现代社会太需要思想,即便有些思想稍有谬误又如何?因为它们为人们提供了思辨的可能和机会。王阳明说得好,“知行合一”是“知”与“行”的同时发生,当你内心体悟到什么时,必须同时用“行”去表达,否则“知”是没有意义的。

       思想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无形,是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不能用瓶子装起来;有形,是因为它仿佛空气一样,具有渗透力。你未必是“名人”,也未必“居高”,只要你勤于思考,并真有思想,它们总会通过某种途径散发,比如你在自媒体写文字。须知“满园春风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作为自媒体写作者,当你明白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时,其实你就具有了思想,而当这些思想被有效地散发时,难道不是件快乐的事吗?至于别人是否知道那是不是你的思想,又有什么关系?

2017/1/5

【图片来自网络。涉及版权,请告知删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