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毅力”的话题

标签:
毅力海明威乔布斯巴尔扎克古诗词 |
分类: 随笔杂文 |
关于“毅力”的话题
http://s8/mw690/001kChqvzy75zcfutTh97&690
关于“毅力”绝对是老掉牙,掉了牙不愿满地找的话题。可是我今天不知好歹偏要“满地找”这颗“老掉牙”。我想,没准那是颗别人没发现的金牙呢!哈哈!关于“毅力”的书面解释,为了节省时间,这里省略一百二十三个字。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类似于“鸡汤”的文字里不断跳出“毅力”两个字,并多次闪现在我眼前。这些文字多半在谈它的重要性。其实谁都知道它重要。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要想有所作为,没有毅力当然不行。你有爱因斯坦的脑袋,如果没有毅力等于“阴天晒被子——白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在其获奖作品《老人与海》中通过主人公圣地亚哥的独白,说出了自己的价值观,我把它看作是对毅力的解读。他说:“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倒。”
古今中外,关于“毅力”的名言、故事,可谓多如牛毛,数不胜数。中国古代有“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的故事,现代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居里夫妇的故事:居里夫人在丈夫车祸去世之后,仍然坚持科学实验,终于十年后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凭借坚强的意志和巨大的勇气,最终完成了凡人难以望其项背的目标,出版近百部小说,总名称为《人间喜剧》。传记文学体裁的创始人安德烈·莫洛亚在其《巴尔扎克传》里,称巴尔扎克的一生都是在进行着普罗米修斯似的拼搏;乔布斯面对第一次打击,不沉沦、不气馁,再次注册公司,以顽强的毅力重新开始第二个“斯蒂夫·乔布斯”的时代。可以这么说,凡是成功地做一件事,或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士,背后都有着不同寻常的酸甜苦辣涩,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写出来都是一本书,甚至是一本大书,每一本书里都闪亮着“毅力”两个大字。
http://s3/mw690/001kChqvzy75zccwVRo52&690
我在给家人或朋友发微信表情图时,有一个图是我自编组合图,也是我喜欢的:一个拳头加臂膀等于伸出食指中指“V”字。什么意思呢?拳头表示坚强,臂膀是坚持的意思,“V”字代表英语“victory”(胜利、成功)的第一个字母。这组图的意思显而易见,只有坚强加坚持的毅力,才能胜利。当然先决条件是你生理、心理机能都正常。
前几天看一篇短文,其中有句话印象深刻:一般人与成功人士的不同,主要在于毅力的不同。我深以为然。但是正如其它有关“毅力”的文字一样,或是自以为没有“成功”,便无法言说怎样做才算有毅力。这里我想把个人的一点经历与体会与朋友们分享,至少说明我“成功”地做了一件事。
我对文学的追求不可谓不执着,曾被朋友认为我是有毅力的人。为了文学也放弃了不少职业光环及安逸的生活。后来才发现,我的所谓“毅力”不过是一种假象,可以忽悠别人却骗不了自己。直到某一天,我忽然惊悟: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作家,仅靠过去那点文学积累是不够的。
怎么办呢?从头再来,把基础打牢再说。于是我重新把古诗词捡起来,坚持每周背诵三首诗词,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即使在晚间非常困倦时,也要完成当天的任务。如此下来,用了两年多时间,背诵了三百四十余首古诗词(包括诗经、唐宋诗词、明清诗)以及古代散文(包括赋、序、记、传)等十余篇。也就是说,两年多时间按计划实现了目标,而且是超额实现。如今还仍然坚持每周复习一次,以免遗忘。
http://s14/mw690/001kChqvzy75zcarOB74d&690
要做到有毅力,其实重要的一点就是,做任何事情要有计划,并按计划执行。当然,这个计划一定要比较合理,尽可能在短期内收效。否则可能影响“毅力”。比如前述的背诵古诗词,很多诗词是我过去背过,现在是复习,就想增加每周背诵量。这样做就可能打乱我原来的计划。于是我还是按部就班:每周三首。还比如我坚持倒立近二十年,每次倒立时间不勉强自己,数到自己坚持不了的数字为止。
胡适先生有句话我记忆犹新,“每天读十页书,长期坚持。”后来有人戏称他是“十页书主义者”。但是在我看来,这样做非常有效,既培养了毅力,也从读书中得到精神升华。当然他是指那些因工作,读书时间少的人。如此,我相信,毅力将会变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毅力慢慢地便也不成问题。
201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