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情之花开得纯粹些吧!

标签:
爱情 |
分类: 随笔杂文 |
让爱情之花开得纯粹些吧!
http://s9/mw690/001kChqvzy75ivMzwZq68&690
爱情,不是人们常说的“一时激情”,是一种排他的、不受污染的特殊感情。自人类诞生以来,男女之间便有了这种特殊感情。我将她称之为“充满爱意的感情”。在这里,无数文学作品像探测深海一样查勘、挖掘,终也无法穷尽其中的奥妙与美妙。因此她又有着人类感情中永远解不开的谜,是被称为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
从《诗经·周南·关雎》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开始,到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再到古希腊神话中的故事:特洛伊为美女海伦而战;复到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男女主人公殉情;更有古今中外一系列有关爱情的文学作品,如中国的《西厢记》《桃花扇》《红楼梦》,国外的如《飘》《焦灼的心灵》《洛丽塔》,等等等等。可谓洋洋大观、不胜枚举。
文学是现实的反映,是具有审美价值的现实反映,因此各个时代别具特色的爱情故事都通过文学作品表现出来,各自又都打上了时代烙印。如诗经所描写的青年男子对心仪女子(淑女)仰慕追求的心情,朴实而生动,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更是其思念情人的真实感情流露。其它上述所列,不仅有文字记载,或搬上戏剧舞台,或呈现于影视屏幕。这里不一一赘述。
http://s10/mw690/001kChqvzy75ivNzf3H39&690
写作此篇,并非谈文学作品对美好爱情的描写,是希望沿着这条路径,寻出爱情在人们心目中的纯粹与真诚,也试图说明一个真理:文学作品尽管对现实进行批判,终究指向美好与理想,无论其属于理想主义还是现实主义,也不管它是现代派还是后现代派。因此我们不妨设想,如果文学作品如照相一般,把现实中的爱情故事诉诸文字、搬上屏幕,那将是怎样一种境况?
作为一篇随笔,这里不得不沉下心来,并且把身子匍匐沉到现实的泥土中,用大家也许并不喜欢的笔触写出感受,这种感受尽管可能让你从此远离此类文字,宁可读花边、碎片、“鸡汤”。但是你静下心来一想,就会感谢我,因为我在携你的手走进我思想的深处。是我告诉你,现实中的爱情还有另一番景象:当她的主人公内心不纯粹时,他(她)便会受到来自各方面,包括金钱物质以及其它非感情因素的诱惑,人心将会龌龊,爱情便被亵渎,人类的感情也遭玷污。
现实中的爱情有千万种,犹如一本好书,会有不同解读:一千个人看《哈姆莱特》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是有一点我们无论如何绕不过去,那就是内心。倘若你不带有利益企图,而是出于善良美好的感情,尽管可能会有不同的结局,但是可以理解。就如同我理解《心灵的焦灼》中的骑兵少尉霍夫米勒一样:他对美丽但残疾的姑娘艾迪特的爱情,是由同情被误解为爱情而酿成悲剧。
http://s14/mw690/001kChqvzy75ivOteLX2d&690
由于历史的、家庭的、社会的以及个人性格的原因,无论男女,他(她)非因为内心倾慕而仅仅如家庭、财富、外貌以及年龄等等外在的因素,这所谓的“爱情”,是要加以警惕与防范的。因为它使爱情这一人类特殊的感情蒙灰,使她不再纯粹,这种所谓“爱情”从开始就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眼下,因为娱乐圈的炒作,当事人乐此不疲,我们不断看到娱乐场中的各式表演,无论是男人的“私生子”丑闻,还是女人的“劈腿”“出墙”。但是这些都令人疑惑:他们除了满足欲望,内心到底有没有世间最纯粹最高洁的“爱情”这两个字眼?除此之外,对于媒体的渲染,我们都有理由担忧:人是有窥私心理的,这是人性,然而媒体们正在利用话语权,引诱大众(包括媒体从业人自己)强化这窥私心理。
娱乐明星也好,普通民众也罢,个人隐私被媒体曝光,便成为大众新闻。对于大众来说,他们在没有理性分析和引导(或批判)的媒体渲染中,很容易被误导,于是会使这种“无厘头”似的男欢女爱事件不断曝光,愈演愈烈,并使整个社会及其大众陷入一种“泛娱乐化”的泥淖里而不自知。
哦,还是让爱情之花开得纯粹些吧!
写于201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