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站着说话不腰疼?

(2016-09-23 08:04:45)
标签:

作家

说话

塞林格

格式化

个性

分类: 随笔杂文

站着说话不腰疼?

 http://s7/mw690/001kChqvzy753s6AlRs46&690


站着说话腰到底疼不疼?我站着说坐着说都试了试。结果是,短时间不疼,时间长了都疼。不知这俗话从何而来,也不知怎么就成了这种解释:多指不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却高谈阔论,夹杂说人得了便宜还卖乖之意。也比喻一个人不了解实际情况,只管口头讲述,脱离实际。不管哪种意思,看来体验一把总不是坏事,至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什么事都不能绝对化。

近读某大报一篇宏文:“作家,请别把自己搞成‘网红’”。文中说道:“近日偶遇某畅销书作家签售,长长的人龙排出上百米,不少年轻读者手捧一摞书翘首等待签名。此情此景令人欣喜,但书店经理的一番话却令我顿生疑惑,他说接下来作家在其他城市还有好几场签售,要尽快签完赶飞机。……”最后该文举出村上春树、陈忠实等实例,论证其论点:“说到底,这就是缺乏定力。”

且不说这两位作家是否具有说服力,只就作家的“定力”说道说道。

先说“定力”这个词的来历及意思。它是佛教用语中的词汇,指“伏除烦恼妄想的禅定之力。”在俗人世界,借指处变和把握自己的意志力。

作家首先是人,是并未超凡脱俗的普通人。既然如此,就别把作家当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他们无非是一些经过一番努力,出版过一本书并获“茅奖”(如文中所举陈忠实的实例),或者出版过十几部长篇著作,被诺贝尔文学奖多次提名(又村上春树),或者如我之辈虽然出版过几部长篇,也发表过一些中短篇及不少小文章……等等,不知名但仍在努力的人。其实说到底,作品也好、头衔也罢,都是身外之物,是一个人的标签或符号。除此之外,他们与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他们有七情六欲,也要吃喝拉撒睡。他们出版一部作品,希望通过签售获得一定知名度,同时得到一些物质补偿,完全属于人之常情,无可厚非。本人在深圳就有过两次签售,其中有许多因素。这里不必赘言。

http://s12/mw690/001kChqvzy75433hOYz3b&690

但是我要说,每一位作家都有不同选择,也会有不同时期的不同选择。这应该视为作家的个性。比如前者,他们本性喜欢热闹,喜欢造势,喜欢“闹中取静”;后者呢,他们可能因为长期伏案疾书,需要做短暂“调整”,签售未尝不是一种调整,即便“要尽快签完赶飞机”也无可非议。另外还有一种极端例子如:《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塞林格,写完此作,遁隐山林。倘若你非要作家像村上春树、陈忠实、塞林格那样不可,就是要把作家“格式化”。事实上,为专心致志写作某部作品,卖房卖产业找一处僻静地,在作家中并非罕见。但不能因此非议他们再度“出山”,签售自己心爱的作品。

再说“网红”这个词。写文章最忌大而无当、无的放矢。最近走红的“网红”跟作家签售根本扯不上边:一个在网上一个在书城(或其它适合签售的地方),签售怎么就是“搞成网红”?再看此文某段文字:“今天的创作环境是历史上最好的,但市场经济的喧嚣也极易扰乱心神,文艺工作者在名利面前保持定力比以往更难了。”“今天的创作环境”怎么好法?文章没有交待。“文艺工作者”当然包括作家,但是,岂知中国数万在册和无数不在册的作家们,怎样含辛茹苦,用每一滴血汗在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作,又能换来多少血汗钱?也许很多局外人并不清楚。

还是回到“作家是普通人”这个问题上。作家的确是普通人。也许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也许他们正苦苦挣扎在流水线,也许他们还忍着饥饿为下一顿柴米油盐焦虑,但是他们对文学对人类的美好充满憧憬,或者对社会时弊愤愤不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用文字把这些憧憬和美好表达出来,把这些愤愤不平宣示出去,温暖人心、警醒大众、抑恶扬善。然而,这张堂皇大报,对作家们的这些辛酸与坚韧了解多少?对作家们辛苦写出的文字能换来多少“玛尼”又了解多少?中国几十年来的低稿酬又了解多少?对提高作家待遇、维护作家的尊严又做了多少工作?

尽管该文作者可能是涉世未深、对文学一知半解的人,但是毕竟代表某大报发出的声音。因此我这里坐着说几句,以免话说多了腰疼。

写于2016.9.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